中軍帳裏,吐蕃人末洛桑正在滔滔不絕地給蘇祿汗畫著大餅,描繪著美好的將來。
“自古以來,安西本屬你我祖先之故地,卻被大唐占領久矣,此非吐蕃人和突厥人之福祉。今幸上蒼給吐蕃和突騎施各降下一位不世英雄,如不趁此機會,從漢人手中恢複祖先之榮耀,恐怕將讓世人恥笑,後人遺憾。天意如此,豈能違之?故我家讚普欲與大汗共謀之,事成之後,淩山之北,盡歸大汗。”
蘇祿汗不置可否,笑言:“聽說,讚普攻破了瓜州,收獲甚多啊。如今吐蕃人強馬壯,士氣正旺,攻占安西也是輕而易舉。何須惦記著我這個荒野之人呢?”
末洛桑道:“蘇祿汗天下英雄,何人不曉。安西各部散而無共主,我家讚普以為,非大汗不可以服之,故而邀請大汗會獵安西。”
末洛桑頓了頓,發現蘇祿汗喜形於色,甚是受用,就更賣力地給大餅添油加醋。
“王姐卓瑪類,其貌無雙,才藝雙全,適逢嫁齡,如能覓得英雄如大汗的夫婿,將是天作之合,兩族之幸事。我家讚普欲仿西突厥和大唐,與大汗結為姻親,從此同盟,共同進退。”
聞言,蘇祿汗動了動,幾欲站起來,臉色隨之而變。吐蕃是個強大的部族,能與之聯姻結盟,對突騎施來說,無疑是如虎添翼。
見到蘇祿汗心動,末洛桑就繼續增加砝碼。
“豈不聞漢人兵法雲:兵者,貴在神速。蘇祿汗如果再猶豫下去的話,恐怕將貽誤戰機。讚普大軍已經枕戈待旦,隨時等著蘇祿汗振臂一呼。城破之後,財富人口半分之。”
本來,圍獵大唐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富裕的大唐讓他垂誕 已久,去年他就掃蕩了安西四鎮,大掠而歸,給新上任安西副都護趙頤貞留下了幾座滿目蒼夷的城池,最後大唐也隻得不了了之。
剛才,與末洛桑從碎葉城同來的信使交了一封密信到他的手上。一名深入大唐,追截天降神器的傷兵逃了回來,帶回了神秘唐人橫生枝節的消息,可惜的是,因為過重的傷勢死掉了,隻留下了言語不詳的線索。神器最後消失之地,就在龜茲焉耆一帶附近。
蘇祿汗徘徊在兩個選擇之間,要麼回師碎葉,與吐蕃合擊安西,要麼繼續留在這裏,圖謀乞史城。
骨啜及時地出現,帶來了談判的相關消息。
本來,蘇祿汗是打算從史國人手中騙回被搶掉的糧食牛羊和金銀財寶之後,再毀約出一口惡氣的。可計劃總沒變化快,看來乞史城得和撒馬爾罕城一起,等來年再一起踏平了。畢竟,和吐蕃讚普誓盟結親更加重要,還有,那個天降神器的得而複失讓他耿耿於懷,大唐,必須再走一遭。
“骨啜,給你統帥兩萬人,和闕伊難如留駐這裏,負責督促收取來年各國的進貢。如若大食人有異動,可向我求援。”
蘇祿汗的決心已下,一旦與史國人的事情告一段落,就馬上揮師東進。
骨啜本來想反對,忽然聽到蘇祿汗授予了自己大權,頓時就把吐到喉嚨的忠諫給吞了下肚子。這可是他發展的好時機,至於將來大唐的怒火,還有各位實力派來頂著。隻要蘇祿汗的大軍離開,李懷唐也不會為難他,讓他繼續質留乞史城內浪費糧食。於是就順水推舟,高高興興地領命,做起了春秋大夢。
突騎施人的大軍撤退了,隻留下了兩萬人,由骨啜統帥,闕伊難如負責監軍,在撒馬爾罕城外與守軍對峙。
烏蒙也安全地回到了乞史城,此行,在烏蒙自己看來,隻能算是失敗。不過,李懷唐並不這樣認為。
“不辱使命,安全返回,這本身已經是一個巨大的勝利。而且,播下的種子,總會有發芽的一天。更何況,突騎施人不是已經接受了我們的條件嗎?不管他們出於何目的,總之,我們的目的也達到了。”
李懷唐還是肯定了烏蒙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