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易霖之前幾次比較出名的表演,這次的魔術在風格上明顯不同。
怎麼說?簡直脫離了常見魔術作品的範疇,將他所擅長的混搭風格發揮到了登峰造極。
魔術的效果固然令人震撼,可其形式也十分新穎。昨天節目中播出的,易霖表演的心靈魔術,在一個完整的過程中,同時夾雜了至少兩個關鍵步驟,一個是猜電話尾號,一個是將撲克牌掉包。任何一步單獨拿出來,再稍微加工,都能產生非常可觀的效果。
可今天易霖的表演明顯雜糅了更多的元素,甚至其中很多關節,連酒吧的一眾專業的駐場魔術師,都一臉懵逼,滿腦袋黑人問號。整個節目流程下來銜接自然,已經完全看不出來屬於哪些類型了。
比如他是怎麼讓杯子當中的液體啤酒消失的?怎麼讓火焰和液體莫名出現在半空,並停留的,怎樣又不留痕跡地抹除的?其中用到了哪些手法,每一步驟之間又有何種聯係?
類似的關鍵問題,都讓觀眾們雲裏霧裏。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易霖已經開始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表演風格。
節目過程中,他所展現出來的話術,看似無厘頭,無邏輯,可回頭想想,又都恰到好處。給自己的節目增加一些與眾不同的設定,能夠更好地將觀眾注意力代入到情境中來。而這些話術明顯違背常識,時刻暗示表演是虛擬的,又不會激起觀眾的逆反心理。
這就好比,人們讀童話故事的時候,從來不試圖在其中尋求合理性,潛意識中認為任何違背常理都是可接受的,魔術也是同理。
全場足足沉寂了長達十幾秒鍾的時間,最後還是遠遠觀看的陸辰虹長舒一口氣,輕輕鼓掌。其他的觀眾們這才如夢方醒,將最熱烈的掌聲獻給易霖。
其實觀眾們的感覺都沒有錯,易霖確實在不斷嚐試新的表演形式。
魔術看似複雜,實際上很多步驟,都是他對以前的元素整合再改進。
比如倒啤酒的效果,是對大分子虛化劑的一次試驗,後麵將白紙和打火機從紙杯中變出來,是他依靠最純粹的手法達到的效果,其他魔術師能夠看出來,筷子則是借用了空間隧道,虛實結合,更增加了手法上的迷惑性。
而且最近一段時間,他並不滿足於單純開掛所達成的效果,而是不斷謀求將係統道具與魔術手法結合起來,類似於剛剛一掌拍下去,怎樣瞬間利用空間隧道轉移紙杯中的兩團水火,這讓他對道具的控製能力進一步上升。
至於模擬日月則很簡單,一方麵是利用了啤酒的色澤和酒吧的燈光環境,換成清水就沒這種效果。另一方麵,那幾張白紙都精心在上麵沾染了火粉,普通魔術師表演煙火魔術都會用到的道具,確保點燃三秒鍾內,能燃燒成一團火光的形狀。然後再利用新買的力場使其懸浮。
個中原理說來簡單,卻是建立在易霖精心設計又反複練習的基礎上,別的人即使道具齊全,也無法憑借手法達到類似效果。
說白了,易霖獲得了種種神奇道具後,並沒有因此止步不前,反而將其看作助力不斷探索新用法。魔術的內核卻保持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