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想我們石林也有這樣一個批發市場呢,可是我們石林無法集聚起這個人氣啊。”丁德龍無視郝建的吐槽,繼續羨慕蘆淞區的經濟發展。
“丁書記,別有這種垃圾想法了,盲目模仿是不行的。你看,石林的瓷業不及贛南景德鎮,鞭炮不及本省瀏陽,這就是模仿的後果。就說瓷業吧,石林電瓷還算不錯,為什麼不重點發展電瓷優勢?電瓷廠淩亂的分布在全縣各地,為什麼不集中在一個地方,成立一個工業園區?瓷業除了日用瓷、電瓷,還能不能發展建材業?這些都需要你們深入調研,作出石林的產業規劃。”郝建提醒丁德龍重視規劃。
“產業規劃?”丁德龍有些疑惑的看著郝建。
“運用各種理論工具,從本地的實際狀況出發,充分考慮國際國內及區域經濟發展態勢,對當地產業發展的定位、產業體係、產業結構、產業鏈、空間布局、經濟社會環境影響、實施方案等做出五年以上的科學計劃。也可以說是石林的戰略規劃。”郝建前世做管理谘詢時幫一個地級市的經濟開發區做過戰略規劃,對區域規劃和產業規劃很熟悉,隨口就是專業的語言。
丁德龍是個老官僚,經曆過那十年,也經曆過改革開放前期的彷徨,對鬥爭非常熟悉,但這新穎的經濟發展理論還是第一次接觸,感覺很高大上,有點不明覺厲。這個時候,郝建在他的心目中不僅僅是戰略同盟,更像一個知識淵博的經濟學家。
“郝建,你能不能幫我們石林做個產業規劃?”丁德龍試探著問郝建。
“你想都別想,你請國外專家來做這個,最少得兩百萬美金,請國內專家做,也要上百萬人民幣。你們石林政府即使給我百萬人民幣,我也不做,我不想浪費時間。”郝建立即拒絕了丁德龍的試探。
“為什麼?”丁德龍雖然不可能出一百萬元請郝建做規劃,很好奇郝建為什麼會拒絕。
“不說別的,你能拿出百萬來做這個規劃?我估計要你拿十萬,你都會心痛死,你不心痛,其他的領導呢?你的上級呢?我才不趟你們這渾水,跟你們打交道很吃力,很費勁,沒意思。我有的是事情做,來錢還比這快得多。”郝建直接點出政府這塊的軟肋。
丁德龍這才知道,郝建對政府運作的程序非常熟悉,根本就不願意參與進來。
“郝建,既然你已經提到產業規劃的問題,石林也是你的家鄉,我們還是戰略同盟關係,有什麼兩全其美的辦法沒有?”丁德龍不願錯過郝建的指導。
郝建此時心裏也是波濤洶湧,一九九二各地對區域規劃和產業規劃都沒有引起重視,對於國內的城市管理者來說,這是一個全新的概念。
郝建心想自己是否可以在這方麵發展一下呢?郝建很猶豫,這個工作是非常花費時間和精力的,把大好的精力花費在這上麵是否值得?郝建一時間之間很難決定,需要自己的對未來進行一下規劃才行。
“丁書記,這個我得好好想想。你讓我免費為政府出謀劃策,我肯定不幹,這不是朋友之間的人情交往。知識是有價值的,雖然現在教授不如賣茶葉蛋的,但我不會廉價出售我的知識。真要我為你們做這個五年或者十年規劃,你們也出不起價錢,我找時間想想雙方都能接受的合作方式吧。”郝建還是留了點希望給丁德龍。
“這件事情就拜托你了。”丁德龍獲得了不是承諾的承諾。
“別,丁書記,我可沒答應你幫你們做規劃啊,您的拜托我受不起。”郝建連忙製止丁德龍順杆而上的舉動。
“那你多考慮雙方有利的合作方式吧,指不定我們就能進行合作呢?”丁德龍緊緊抓住郝建答應的事情。
“算我怕您了,不說這個了,怪我自己嘴賤,跟你討論什麼城市經營問題。從省城回來以後,您把石林近幾年的統計數據提供給我吧,您可得把水分擠幹淨點,否則分析的結果會錯誤百出,做出來的東西也是白做。”郝建苦笑著回答丁德龍。
丁德龍心裏很得意,年輕人還是臉皮薄啊,磨一磨就有效果了。雖然你郝建看起來很有能力,也很有心機,但薑還是老的辣。帶著得意的心思,丁德龍又眯著眼睛靠在座位上。
後排的陳開明躺在座位上,眯著眼睛假裝睡覺,卻根本無法睡著,一路上聽著郝建和丁德龍的交談,無比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