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數

開胃 開竅 開視野

中國民企500強掌門人:七成來自農村;年齡:平均54周歲:性別:女掌門僅有11位;學曆:年齡越低學曆越高;社會職務:超八成參政議政;41.2%靠自主創業;六成與國企改製關聯:25.9%為集體企業改製;製造業比重達62.6%;134家民企入圍中國企業500強。

中國社科院報告2013年數據顯示,我國公共財政收入達到12.9萬億,人均宏觀稅負接近萬元。90%以上的稅收收入來自企業繳納,個人所得稅收入占比僅為5.8%。報告認為,對於個人自用住房征收房產稅,還有很漫長的路。我國公共財政收入達到12.9萬億

浙江省人大代表周德文呼籲減輕實體企業負擔,重振實體經濟,“溫州一家擁有1000多名工人的企業,苦幹一年利潤一百來萬,而企業老板的妻子在上海買10套房子,8年後獲利3000萬。實體經濟融資難、稅負重,成本越來越高,經營越來越難;與此同時,房地產業、金融業利潤豐厚”。

西南財經大學調查數據稱,

西部參與民間金融的家庭比例接近一半,明顯高於中部和東部,且2013年西部地區參與高息放貸的家庭大約有32萬戶,平均每戶借出的金額約為29萬元,總規模接近1000億元,放貸年利率高達36.7%。

全球第二大移動廣告公司InMobi提供的一份數據顯示,中國互聯網用戶每天在不同媒體上的時間平均為7小時,移動互聯網用戶在移動端的數字花的時間超過了160分鍾。美國成年人平均每天花費在移動終端的時間在2008~2011年中也快速增長了27%。

隨著中國電子銀行業務的持續增長,手機銀行已成為金融服務的重要渠道之一。調查顯示,超過7成的受訪者沒有開通手機銀行,不過,超5成的受訪者認同手機支付。特別是80後、90後人群成移動支付應用的主體。

日本人平均每天花在上班路上的時間是70分鍾,正是這段無聊時司,極大地推動了日本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也帶動了“地下”經濟的繁榮。有人說,未來10年,中國完全可能像日本那樣,由軌道交通演化出發達的移動互聯網文化,

IT桔子數據庫顯示,2013年中國互聯網企業IPO上市的公司有16家,分布在港交所、美國(紐交所/納斯達克)為主,此外還有2家A股借殼上市、1家在倫敦AIM上市、1家在悉尼證交所上市。從細分行業來看,16家上市公司中,遊戲領域最為熱門。

阿裏巴巴集團研究中心發布了國內首份縣域電子商務研究報告。報告指出,電子商務對於縣域經濟發展的戰略價值日益顯現。報告首次發布了“2013年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百佳縣”傍單,浙江入圍的數量最多,達49個,江蘇、福建分別有14個和13個縣入圍。

據透露:美國最大家具零售網站Wayfair以約20億美元的估值融資約15億美元。去年Wayfair營收由前年的約6億美元增長至約10億美元。分析師指出,目前隻有很低比例的家具是通過網購銷售的,但是,隨若習慣網購的用戶到需要購買家具的年齡,通過網購銷售的家具將快速增長。

法國“裏昂證券”表示,中國遊客每次去美國人均開銷為4400美元(約合人民幣2 66萬元),僅次於印度,在全球排第二,而Tiffany、雅詩蘭黛與蔻馳將是最大受益者,它們在美售價遠低於中國國內。為吸引中國遊客,拉斯維加斯賭場推出了專門為中國人設計的菜單。

在研究“傳統企業互聯網化轉型”的組織因素發現,科技公司員工的平均年齡,幾乎決定了這家公司排名。Facebook:28歲,穀歌:29歲,微軟:34歲,三星:34歲,思科:35歲,諾基亞:36歲,戴爾:37歲,甲骨文:38歲,IBM:38歲,惠普:4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