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後打開水龍頭直接喝,再也不為水垢、異味、汙染發愁
特別報道
作者:王月
7月1日,也許你在家裏照常打開水龍頭,接一壺水,放在燃氣爐上燒開,沏茶或涼一杯白開水時,並沒有發現任何異常。你可能不知道,從這一天開始,中國的飲用水將發生巨大變化。最新飲用水標準GB5749-2006《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從7月1日起強製執行,新標準的檢測指標從原來的35項增加到106項,這一標準被稱為“與歐盟持平,與國際接軌”。
也是在7月1日這一天,兩名南京市民程淵和李春華給全國32個省會城市,共計35家自來水廠寄去了一份“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表”,要求它們公開新國標實施後,各廠第一次對出廠自來水進行水質檢測的數據。程淵問出了全國相當一部分老百姓最想問的一句話:如果新標準中106項全部達標,自來水就可以直接飲用。那麼,是否代表中國將進入自來水的直飲時代?
打開水龍頭就能喝水,這一國外電影、電視中常見的鏡頭,何時能進入中國老百姓的生活?截至7月9日,《生命時報》聯合39健康網、搜狐健康頻道進行的網絡調查顯示,91%的老百姓盼望著中國能進入直飲時代。
97%的人覺得自來水有問題
“你家的自來水有問題嗎?”包含這一題目的本報“飲用水調查”在網絡上一出現,短時間內,就吸引了3500人參與。調查結果顯示,僅有3%的人認為自己家喝的自來水沒有問題,97%的人對每天都要飲用的水有著各種各樣的抱怨:42.9%的人不喜歡自來水有水垢;35.1%的人認為水有異味;22.6%的人覺得水中有雜物、顯得渾濁。在記者隨後進行的采訪中,北京市朝陽區一個小區中的20餘戶居民,100%都表示自己不會直接飲用自來水,八成以上的人在家裏安裝了自來水淨化設備。這一舉動在自來水質量受到懷疑的今天甚為普遍。本報網絡調查顯示,有19.9%的人在家裏安裝了淨水機或有過濾功能的飲水機,14.3%的人每天隻喝桶裝水,12.4%的人會買大桶的品牌礦泉水,8.4%的人用小區裏的直飲水機。隻有37.2%的人還在喝自來水,但他們從不敢喝生水,一定要燒開之後再喝。
家住北京市朝陽區的李大爺,每天早上8點會準時出現在小區的“直飲水機”前。他熟練地將水桶放到指定位置,插入飲水卡,不到一會兒的工夫,比油壺小一點的水桶就接滿了水。“這個水桶是5升,基本上我每天都來打一桶,夠我和老伴用一天。”李大爺家裏喝水、做飯,基本都用的是直飲水機裏的水,喝自來水讓他覺得身體“不太舒服”。“水燒出來之後飄著一層白白的水垢,看著我都不敢喝。”直飲機裏的水不僅沒水垢,機器側麵還寫著“能過濾重金屬、鐵鏽和藻類”等字樣,李大爺覺得,“肯定比家裏的自來水好。”
與李大爺同住一個小區的張女士剛生完寶寶,托人從德國帶了一種家庭飲用水過濾壺。她家廚房裏的水龍頭隻要一個月不清洗,濾網就會被一層小沙子堵住。淋浴房裏的牆麵和地麵,洗完澡後不及時清理,就會留下一層白色的水垢。“這樣的水我可不敢喝。”張女士現在每次燒水前,都要把自來水放到壺裏過濾一下,直到確實沒有水垢了,她才比較放心。
還有不少人在房子裝修時,就提前想到了改造飲用水的問題。記者發現,目前市場上有淨水機、軟水機、純水機等多種產品,國產的價格在1000—4000元之間,進口的價格高達上萬。買回家後裝在自來水管道上,每隔3—6個月就得更換一次濾芯,每個濾芯價格少則幾百,多則上千元。此外,每1—2個月還要自己對淨水機進行除垢和消毒。如此費錢、費神的產品,依然賣得很火。很多人坦言,安裝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全家喝上“放心水”。
一滴水可能受到的各種汙染
中國的自來水,到底有沒有問題?近日媒體曝出,2009年自來水水質全國普查中,中國自來水合格率僅為58.2%。對此,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供水水質監測中心有關負責人回應,2011年最新抽樣檢測顯示,中國自來水廠出廠水質達標率為83%,“近年來水質不斷提高”。然而,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水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濤認為,水質的提高並沒有數據反映的那麼明顯,尤其這幾年自來水廠的原水水質不斷惡化,城市供水管網更新投資很少,水質提升不可能這麼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