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受暴風吹打的東北海上,有座孤山之島名叫弓忒,山巔海拔有一英裏。島上出身的巫師很多,遠近馳名。許多弓忒島的男人,不管是出生在高山深穀的村鎮,還是窄仄幽暗的峽灣港市,大都離鄉背井,前往群島區各城市擔任巫師或法師,為島主效勞,或者浪跡地海諸島嶼,耍耍魔法,追求冒險。有人說,這眾多巫師當中,最了不起,也確實經曆過最偉大冒險的,當屬一位名叫“雀鷹”的法師,他在世時,已被大家尊稱為“龍主”和“大法師”。他的生平事跡,在《格得行誼》和諸多歌謠中廣為傳唱;但本書要講的這個故事,是他成名前,也是人們為他的事跡編唱歌謠以前的經曆。

這位法師出生在十楊村。這座偏僻的村子獨自矗立於麵北穀的坡頂,往下直至海平麵是牧草地和耕地。這山坡上還有別的村鎮,零星散布在阿耳河的河灣地區。十楊村上方是蓊鬱山林,沿著層層山脊攀升至白雪掩蓋的山巔石嶺。

法師的乳名達尼,是母親取的。這個乳名以及他的生命,便是母親所給予的全部,因為,母親在他一歲時就過世了。他父親是村裏的銅匠,嚴厲寡語。達尼有六個哥哥,年紀都長他很多,一個個先後離家,有的去麵北穀其他村鎮種田或打鐵,有的出海遠航。因此,家裏沒人能溫柔慈愛地將這幺兒帶大。

所以,達尼如野草般長大了,個兒高,嗓門大,動作敏捷,驕縱而暴躁。平日,這小男孩與村童在阿耳河源頭上方的陡坡牧羊,等他長大些,力氣足夠推拉鼓風爐的套筒時,他的父親就用毆打和鞭笞強迫他成為了自己的學徒。不過,別指望能從達尼身上榨出多少活兒,因為他老是跑得不見人影,不是在森林深處溜達,就是在湍急冰冷的阿耳河遊泳——弓忒島上的河流,一概湍急冰冷。再不然,就是爬經懸崖和陡坡,穿過森林到山巔上,北眺佩若高島以北那片遼闊而不見任何島嶼的海洋。

達尼早逝的母親有個妹妹,也住在村內,達尼在繈褓時全由這位姨母負責照顧。但她有自己的事情,所以,一等達尼長大到可以照料自己時,姨母就不再管他了。在七歲時,男孩對魔法還一無所知,也從沒有人教過他任何法術。有一日,他聽見姨母對一隻跳上茅屋屋頂的山羊大喊,起初山羊不肯下來,但等姨母對山羊高聲唱了一串韻詞之後,山羊就跳下來了。

第二天,達尼在高崖的草地放牧長毛山羊時,便學著姨母對山羊大聲喊出同樣的字詞。他不懂那些字詞的意義和用途,隻是照著高聲念:

納罕莫曼,

霍漢默漢!

他喊完韻詞後,山羊全部跑過來,行動迅速一致,肅靜無聲,一隻隻眯著黃眼睛,注視著達尼。

那段韻詞給了他力量支使山羊,他笑起來,把韻詞再喊了一遍。這次,山羊更加靠近,挨挨蹭蹭圍攏在他周圍。它們厚凸的羊角、奇怪的眼睛、詭異的靜默,突然間讓達尼害怕起來。他想擺脫山羊逃跑,可是,他跑,羊群也跟著跑,始終環繞達尼。最後,山羊和達尼一同下了山,進入村子,羊隻仍緊挨著彼此,宛如被一條繩子拴住。被圍困在內的達尼,隻能恐懼地哭叫。村民從村舍跑出來,邊咒罵山羊邊嘲笑達尼。小男孩的姨母夾在村民中間,但她沒有笑,隻對羊群說了一個詞。山羊身上的咒語就解除了,咩咩叫著,散開到四處吃草閑逛去了。

“你跟我來。”姨母對達尼說。

她把達尼帶進她獨居的茅屋。她通常不讓小孩進屋子,所以村裏的孩子都怕那個地方。那間茅屋低矮幽暗,沒有窗戶。屋頂對角梁柱上垂掛著藥草,有薄荷、野生蒜、百裏香、洋蓍、燈心草、帕拉莫、王葉草、蹄形車、艾菊、月桂等。藥草自然陰幹,散發香氣。姨母盤腿坐在屋內火坑旁,兩眼透過纏結披散的黑發斜視達尼。她追問達尼到底對山羊說了什麼,還問他曉不曉得那韻詞的意思。等她發現達尼什麼也不知道,卻能鎮服羊群,讓它們靠攏,跟隨他跑回村子,這位姨母立刻明白,達尼的內在必然具備魔法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