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借國際交換生項目生金蛋(1 / 3)

借國際交換生項目生金蛋

產業

據美國交流計劃監管機構CSIET(The Council on Standards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al Travel)統計,十年前,到美國上高中的中國學生隻有350人,而就在去年,這個數字已經突破了4000—該數據僅包括通過在美國政府備案的非營利性教育機構辦理簽證的學生數量。

記者_鄧茗文發自北京編輯_王眾

“中國學生去美國上高中的實際數量遠不止4000,特別是持F-1簽證去的學生,增速很快。”STS中國辦公室總裁高仕鴻向《留學》傳達出,中國學生去美國讀高中的需求已出現井噴態勢。

交換教育的驚蟄

這一井噴現象的發端,還要追溯到2004年。中國加入WTO以後,基於對教育服務領域的承諾,中國的教育市場開放程度逐步提高,在“支持留學”的方針指導下,國際對中國公民出境留學或者接受培訓沒有任何限製措施,而高中因為不屬於義務教育階段,高中生出國留學也不受限製。與此同時,美國國會2004年年底提交了一份關於加強美國高等教育與國際交換的提案,批評了美國近年來在國際交換、學者培養方麵的弱化傾向,提出並強調了美國加強國際合作交流的主要目標。在多重因素的助推下,去美國高中留學的中國學生人數在2004-2005年迎來了第一個高增長:翻了一番。其中,以國際交換生身份去美國讀高中的學生人數快速增加。STS作為一家從事國際教育與文化交流的非營利性國際組織,也正是在2004年進入中國。

其實,早在上世紀70年代,交換教育就已經通過中國教育部引入中國。那時的交換教育旨在促進中國和第三世界國家間的交流,而前往西方交換學習則是當時國家對傑出中學生的一種極高榮譽的獎勵,隻有極少數學生能夠通過學校推薦的渠道參與其中。隨著像STS這類國際教育交流組織以及其他能與國外教育交流機構建立合作的民營企業,在中國交換教育市場嶄露頭角,提供麵對全社會招生的教育交換服務,打破了中國學生成為國際交換生隻有一個出口的局麵。

國際交換項目的獨特魅力

正如美劇《紙牌屋》裏所展現的,總統上台第一件事是推動教育改革,教育政策從來都是美國政治的重要砝碼。1958年,美國國會通過《交換教育法案》,開啟由美國聯邦政府資助的公立高中交換生項目。具體方式是,由美國政府授權並資助的指定非營利性教育機構,組織海外其他國家的學生,持J-1簽證赴美公立高中進行不超過一年的交換學習,學習期間入住美國當地的誌願接待家庭,充分了解美國文化、全麵體驗美式教育。全世界每年有近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約3萬名15-18.5歲之間的中學生參加美國交換生項目,這一做法使得美國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交換生國家。

隨著低齡留學市場的不斷擴大,國際交換作為去美國上高中的一種方式,因其特殊的優勢受到許多學生和家長的追捧。《留學》把美國公立高中交換生項目(簡稱J-1項目)的魅力概括為:費用低、保障高、國際化、助留學。

由於J-1項目受美國聯邦政府資助,國際交換生在美國就讀時無需支付學費,也無需為在接待家庭的食宿付費,因為這些家庭都是作為誌願者參與該項目。中國學生在美國學習一年,隻需為此支付11萬左右的項目費用。這甚至比在國內就讀國際學校的費用還要低。在歐洲一些國家交換生,這個費用還會更低。正如高仕鴻所說,J-1項目給工薪階層的一個選擇,一個讓孩子接受優質美式教育的絕佳機會。

J-1項目經過近60年的發展,已經擁有一套成熟完備的服務保障體係。由於J-1項目受美國聯邦法律的保護,教育機構在運行該項目時必須遵循法律規定,為中國學生安排可靠的接待家庭、分配優質的公立高中、配備隨時跟蹤的輔導老師,並提供醫療保險、意外傷害保險等。輔導老師會定期與交換生本人及其就讀學校、寄宿家庭聯係,了解交換生的學習、生活情況,並為其提供全麵的指導。此外,輔導老師還需以一個月為周期,向派遣國的對接機構出具學生海外情況的報告,再由對接機構將其轉述給學生在國內的父母。如果學生出現突發情況,通過“學生—學校老師—輔導老師—國內對接機構—學生父母”的信息傳導鏈條解決問題,高仕鴻認為,這條路徑雖然複雜但卻高效;學生出現任何自己處理不了的問題時,還可以拔打專門為國際交換生設置的24小時免費電話,尋求教育機構的幫助。因此,家長能夠放心子女到美國後的學習和生活。

由於美國的法律製度,美國公立高中隻允許接受短期的交換學生,因此,國際學生無法在公立高中獲得高中畢業證,如果就讀於公立高中,學生隻能持J-1簽證或者為期1年的F-1簽證,而且能夠接受F-1簽證的公立學校極少,加上每年的J-1簽證學生總量有限,所有公立高中的國際學生比例較低,其中中國學生的比例就更低。這就為中國學生創造了一個純粹的國外學習、生活環境,不會出現中國學生紮堆的情況,有利於文化融入和英語思維及語言水平的提升。純美式的教育體驗、校園豐富的課外活動以及在接待家庭中的零距離感受美國本土文化,為學生打開了國際視野,有助於思維能力和知識麵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