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老高的話,孫景明副局長很不屑,他不相信康莊是那種不講道理的年輕人,在他的眼裏,康莊是個優秀的青年,當然,優秀的青年難免做一些出閣的事情,對於年輕做出格的事情,孫景明副主張要辨證的去對待,所以,他緊接著老高的話說道:“對於康莊和劉凱鬧仗的事,我個人認為,一個巴掌拍不響,既然鬧仗了,恐怕兩個人都有責任,我們不能隻抓住康莊不放。我私下裏了解,康莊之所以打劉凱,主要是劉凱故意挑釁,戳了康莊的傷疤,康莊才氣憤不過打了劉凱,所以,要說責任,劉凱的責任在先,康莊的責任在後。我還聽說,老高你不分青紅皂白,光讓康莊寫檢討,而不落實劉凱的責任,這讓誰都不能忍受,就是換作我,我也會和康莊一樣。當然,我也許是聽了一麵之辭,具體怎樣,我們最好不要武斷地下結論,還要深入地去調查嗎。”孫景明的話沒明確袒護康莊,但明白人都聽出來,孫景明事實上就是為康莊做袒護,在座的也都知道,孫景明和康莊的私交很好,好幾次幹部提拔的時候,他都竭力推薦康莊,但由於孤掌難鳴,一直沒把康莊推上去。上次提拔的時候,有他和局長兩人的強力推薦,才把康莊推上去,沒想到,到了組織部卻沒通過,孫景明一直耿耿於懷,感覺很對不起康莊,特別在節骨眼上康莊要是真出了事,那也就說康莊是真的完了,隻要黨組會給康莊定個罪名,給康莊一個處理,康莊就真完了,即使再也機會,康莊恐怕也上不去了,這是他力保康莊的原因,而且,他私下裏已經落實清楚,責任不在康莊。
但老高很不高興,他雖然知道級別的差別,但他還強詞奪理道:“別的我不管,但康莊的目無領導,眼中沒有組織紀律,我們必須給他個處理。”
對於處理康莊,孔慶國也不想,怎麼說,他已經收了康莊的禮,再說,他答應了他表哥,但老高揪住康莊的辮子不放,讓他的確很惱火,對於康莊捅了這麼大的漏子,他也憋了一肚子火。他想來想去,想了一個折中的手法,道:“這樣吧,康莊頂撞老高的事情的確很不對,會後,由景明同誌找康莊談談話,讓他向你賠禮道歉,另外,關於打架鬧仗的事,由景明同誌這位分管人事的副局長和老高你這位紀檢書記共同協調處理吧。”
孔慶國的話很明顯,對康莊能不處理盡量不處理。因為像職工鬧矛盾這樣的小事情根本不要分管人事第一副局長出麵,孔慶國隻所以讓孫景明出麵,就是知道孫景明和康莊的關係,讓老高不能公報私仇。
老高對這樣的處理雖然不是很滿意,但局黨組決定的事情,尤其又是一把手決定了的事情,他必須聽。
康莊雖然是有驚無險,但還是窩了一肚子火。
他沒想到高啟明會和劉凱合夥給他下套子,他沒想到老高會那樣不分青紅皂白亂斷案,好在有孫景明背後幫他解脫,才讓他沒摔跟頭。當然,這件事情也讓康莊進一步明白了一個道理,機關裏複雜的很,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陷進萬劫不複的泥潭中。
他在心裏想,以後做事情一定要慎重,千萬不能再莽撞,還有,他還必須去感謝孫景明副局長,孫景明副局長對他真的太好了,多少次推薦他,提拔他,雖然沒把自己推上去,但那種恩情,他是怎麼也不能忘記的,而且是終生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