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世界期待奇跡

? 他是香港藝壇的一種“現象”。這種“現象”涵蓋了陽光與瀟灑的氣度、敬業與奮鬥的精神、無私與仁善的品德等諸多元素。

? 別人是用嗓子在唱歌,他則是用生命在唱歌。

? 他首先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作為普通人,他的最大優點在於他的執著和力量,這也是他最迷人的一點,一個百分百的男人。

? 他是香港的一麵旗幟,旗麵在社會浪潮的吹打之下,獵獵作響,旗杆卻仍在成長與積澱。

他成就了一種精神——永不言敗。他鑄就了一個榜樣——奮鬥不息。他是刀鋒上的舞者,因為鮮血的澆灌而人生絢爛,他是荒漠中的行者,因為執著的信念而事業大展。他的笑容如花兒綻放,鑄就了一種叫鬥誌的品格,他的心靈如水晶剔透,孕育了一種叫才情的內涵。他用真誠書寫愛情,才有了堅貞不移的詮釋,他用搏殺品讀人生,才有了青春永駐的容顏。有了他,已然有了未來的期待……

努力執著

“總有一天陽光會出現,所有的等待一如雲煙;總有一天會回到從前,細數光影下的流年;總有一天我會改變,貯藏起星路上的悲歡。”

關於劉德華,有很多的評價:有人說他是一個典型的勵誌形象,屬於笨鳥先飛的類型;也有人說他“很香港”,意思就是說,他是由最底層的草根階層起步的,憑著自己不屈的精神和頑強的意誌力,開創了事業的一片天地;而劉德華自己說,自己最大的特點就是勤奮,別人花一個小時能做成的事,他自己花三個小時做成,下的功夫是別人三倍多。

世上比別人花多三倍時間做一件事的人,並不隻有劉德華一人,但是為什麼他能成功而別人卻不能成功呢?除了他的天賦與運氣之外,可能還有一個最關鍵的因素,那就是他享受這種付出的過程,而別人卻隻會不停地抱怨自己比別人多付出。

業內很多人,包括他的好朋友兼經紀人張國忠在內,對於劉德華的唱歌都是喝倒彩的。曾經一段時間,他和張國忠之間就因此鬧出了一些矛盾,但是劉德華的性格是,你越說我不行,我越要得到你的認可。

後來劉德華唱歌紅了以後,想再學別人要自己填寫歌詞。結果,他的亦師亦友的歌壇前輩朋友一有機會就猛踩他,並且多次利用做節目或者是接受采訪的機會說:“華仔填詞?他文理都還沒學好呢,應該先去中文係學幾年再說。”

劉德華就是不服輸,越有人踩他,他的鬥誌就越昂揚。後來,劉德華在這方麵的才能,竟然是一天勝過一天。他自己談到這段經曆時說:“多年來我填詞,叔由說我填出來的文理不通,到讚我愈寫愈好。當中這位良師,一直私下給我很多意見,指導我應如何去寫,讓我獲益良多。”

說劉德華不會唱歌,或者不喜歡聽劉德華唱歌的,實在是大有人在。香港有一家很重要的電台的老板,在劉德華剛出道時聽過他唱歌,當即下了評語:“此人根本不懂唱歌,也沒有唱歌的天分。”從此以後,他不再聽劉德華的歌,而且還在多重場合表示,四大天王之中,劉德華是最差的一個,完全不應該稱四大天王,而應該稱三大天王。

有一次,劉德華當麵問他,你覺得我唱歌哪些方麵不行?他被問得一愣一愣的,說不出所以然。劉德華卻不肯放過,一定要他說出來。他這才表示,自從最初得出這個結論之後,再沒有聽過劉德華唱歌,因為覺得沒有必要。

劉德華明白了,原來他是先入為主,憑著最初的那種印象做出了判斷,而不相信事在人為。以後,劉德華每次在香港開演唱會,就主動送票給他。而每次站在台上,劉德華也會認真地看一看那個位置是否出現他的身影。這位也真是固執,竟然一直都沒有出現。劉德華並不氣餒,仍然是照送不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