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有人跟我提過同樣的建議,但南美的複雜局勢不次於中東,我在那邊毫無根基,怎麼打開局麵?
關鍵是美國在南美的名聲都臭了,你確定我把軍火賣到南美是個好主意?”
不怪楊橙有此疑問,實在是南美的幾個國家跟美國的關係比老太太的裹腳布還臭,那故事說起來又臭又長,要是寫成書的話,搞不好會弄成某點曆史上字數最長的小說。
暫且不說關係問題,隻說軍事力量,巴西無疑是南美洲軍事力量最強大的國家,同時它也是南美洲國土麵積最大的國家,在軍事領域巴西陸軍的實力是非常強大的,整個國家擁有著將近500輛主戰坦克,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巴西的主戰坦克都略有些破舊,不足以滿足現代戰場的需求,對此巴西一直想要尋求新式主戰坦克來替代。
而且巴西可能是南美唯一擁有自主生產力的國家,雖然這股力量沒多強,但也能用不是?總比什麼都進口強。
熟悉巴西主戰坦克發展的人都知道,早在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巴西一家名為恩傑薩的公司設計了一款名為EE-T1“奧索裏奧”的主戰坦克,並在隨後又推出了裝備120毫米滑膛炮版本的改進版奧索裏奧主戰坦克EE-T2。
雖然說“奧索裏奧”坦克以當時的眼光來看,性能也是不錯的,但後期由於在競標沙特陸軍主戰坦克的過程中,沙特方麵最後的單方麵違約導致本應該屬於“奧索裏奧”EE-T2主戰坦克的訂單,最終被美國人的艾布拉姆斯所搶走,加之巴西陸軍最後也沒有采購任何一型“奧索裏奧”主戰坦克,因此這一來二去最終在沒有資金回本的情況下,恩傑薩公司隻能宣布破產。
破產也就罷了,關鍵是這一破產直接導致了巴西陸軍在往後的歲月中一直隻能靠買它國的主戰坦克過日子。
如今,從能查到的資料來看,由於此前從美國方麵采購的M60A3已基本退役,因此巴西陸軍現在裝備的主戰坦克主要是豹1係列。
而以現在主戰坦克的標準看,豹1係列已經落後於時代了,甚至不止一個時代,別的不說,就以豹1係列脆弱的裝甲防護性能而言,是肯定無法很好的滿足現在地麵戰場上的實際需求的,尤其巴西還是個陸地防護範圍很廣的國家。
因此巴西陸軍如今也十分著急想要尋求一款新的主戰坦克來彌補其主戰坦克較為落後的困境,這也是事實。
從這點來看,理查德的建議倒也沒錯,至少南美各國,能吃得起大筆訂單的,估計也就隻有巴西了。
但巴西的問題也很明顯,就是他們不會把錢全部砸到坦克上麵,所以讓他們直接購買價格昂貴的M1A2不現實。
從現在巴西陸軍的需求來看,其對於新一代主戰坦克的要求其實還是以小型化、輕量化,講究快速機動性為主。
首先在坦克的基本性能上,新坦克的車組乘員不能超過4人,重量不超過50噸,車長小於12 米,車寬度小於4 米,車高低於3米,裝備能使用多燃料的新一代坦克發動機,並配備半自動/自動變速箱,最大公路時速大於60公裏/小時,最大公路行程不小於400公裏,涉水深度大於1米,能越過2.5米寬度的溝渠;
其次在火力上,新坦克必須安裝一門至少120毫米口徑的滑膛炮,采用穩像式火控係統,並集成彈道計算機、橫風傳感器、目標自動跟蹤係統、激光測距儀、熱像儀等設備,炮塔采用電驅動或手動驅動形式,並配備7.62毫米並列機槍、12.7毫米高平兩用機槍的遙控武器站,以及76毫米多用途煙霧彈發射器在內的附武器。
而防護方麵,除了基本的車體複合裝甲、附加裝甲、主動防禦係統、三防裝置、自動滅火抑爆係統外,巴西陸軍必然希望新的主戰坦克具備一定的隱身能力,也就是其整車的紅外和雷達特征要盡量的小。
至於剩下的空調係統、車機係統等等,那都是多多益善,越高級越好。
種種條件限製下,豹二坦克首當其衝被pass掉了。
不僅豹二坦克,從這些個要求看上去,目前市麵上暢銷的幾款東西方坦克可以說都不符合其要求,比如以整車重量不超過50噸這個要求來說,類似M1係列、豹二係列等西方先進三代/三代改進型主戰坦克,基本都不在考慮範圍內,又比如配備120毫米滑膛炮的實際要求也使得一眾車重在40噸到50噸之間的北極熊車型也與南美的陸地無緣,當然也包括華夏的外貿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