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索尼和臉書同時投資buzzfeed的目的何在?
臉書的目的其實很好猜測,因為新時代傳媒的崛起,大大壓縮了他們在傳媒領域的影響力,隻能在社交這一塊原地踏步。
已經碰到天花板的臉書必須要橫向發展,左麵有穀歌壓著搜索這塊大蛋糕,右邊原本是雅虎把持著新聞傳播領域,可這一塊漸漸被新時代傳媒追上並超過。
甚至反過頭來,開始朝著社交領域伸出罪惡之手,這怎能讓小劄不警惕?
布局頭條的對手,也是情理之中。
可索尼這是要幹什麼?要知道之前雙方的合作還算愉快,合並談判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中,在這個檔口跑去投資頭條的對手,雖然暫時沒有什麼競爭力,可這不得不讓人深思。
果然是小RB,最喜歡當二五仔。
眼下不是考慮這個問題的時候,楊橙更好奇的是桑福德為什麼會主動透露這個消息,要知道這可是公司機密來著,一旦被發現,肯定吃不了兜著走。
他很直接的問出了心中的疑惑,桑福德失笑道,“楊先生不必多想,我隻不過想換個人情罷了~”
“人情?”
“是,我認為新時代影業和哥倫比亞影業的合並勢在必行,屆時,我將成為楊先生的手下~”
楊橙恍然大悟,這家夥在提前為自己某前程,如果是這樣的話,整件事就說通了。
跟對方碰杯,含笑道,“你這麼看好兩家影業集團合並?”
“是的~這是大勢,福克斯被迪士尼收購勢不可擋,剩下的幾大公司如果想對抗空前強大的迪士尼,合並是唯一的出路。”
猶豫了一下,桑福德很謹慎的看了看四周,確定沒人能夠聽到他們對話之後,他壓低嗓音道,“有可能的話,我建議新時代影業將米高梅納入談判條件之中。”
楊橙訝然,沒想到桑福德居然開始出謀劃策了,這是已經當自己人了嗎?
不過他的提議讓楊橙怦然心動。
如果說曾經好萊塢八大裏最貴氣的豪門,其實非米高梅莫屬。
不僅創造出了影史票房最高的電影《亂世佳人》,當然這是不考慮通脹的前提下,而且奧斯卡小金人的誕生亦是因它而起,米高梅出品的影片更是獲得過170項奧斯卡獎。
不過盛極而衰總是豪門不可避免的魔咒,近百年曆史的米高梅如今早已不複當年,不僅幾易其手,而且在2009年幾乎瀕於破產。
半個世紀裏拯救了世界20多次的詹姆斯邦德,最重要的一次拯救恐怕就是重振了米高梅這頭雄獅,可以說沒有邦德,米高梅早就成了曆史書上的文字。
一想到如今米高梅的現狀楊橙就一陣唏噓,不由想到未來自己的家族還有新時代傳媒,會不會同樣走上老路。
可能是歲數大了,最近總想這些有的沒的。
不過據他所知,米高梅最重要最有價值的IP《007》的版權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個麻煩。
他問道,“詹姆斯邦德的版權問題解決了嗎?”
邦德也算是浪子了,1961年,出於對原著小說的熱愛,加拿大人哈裏薩爾茲曼出價買下了小說的電影拍攝版權。
同一時間美國的製片人艾伯特布洛柯裏想花更大的價錢重新買斷版權,被哈利拒絕,但是同意兩人一起合作拍攝《007》電影,之後二人成立了電影製作公司Danjaq。
1962年,《007》係列第一部《諾博士》公映,引起了巨大的反響,為之後的20多部《007》打下良好的觀眾基礎。
但從第四部開始,《007》係列便陷入了版權糾紛的問題。
Danjaq公司被其中的一位編劇以持有部分《007》版權的名義告上法庭,因而陷入一場曠日持久的官司。
15年之後,由於財務困難,哈裏將自己擁有的《007》版權盡數賣給了當時好萊塢八大之一的聯美製片公司。
之後米高梅收購聯美,改名為米高梅—聯美娛樂公司,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影製片公司之一,同時順理成章地把《007》係列的電影版權收歸麾下。
誕生於1962年的《007》係列電影在19年之後,第一次加入米高梅片庫大家庭,之後便再也沒有離開過。
這一幕是不是很眼熟,如今迪士尼為了漫威的完整,強行收購福克斯,跟當初米高梅收購聯美的一幕完全是情景再現。
不過《007》的命運就和邦德一樣,永遠波瀾叢生。
在二十世紀的後半葉,米高梅幾經易手,成為好萊塢幾大電影公司中,鮮有的因為並購不斷衰弱的巨頭。
進入二十一世紀,更是經營慘淡。
千禧年沒過多久,柯克科克萊恩宣布出售米高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