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蠢蠢欲動(求月票)(2 / 2)

楊橙尷尬的摸了摸後腦勺,不承認就是默認。

楊森瞪著眼,“你瘋了?也想去賭命?”

楊橙搖搖頭,“不是,我隻是想起二疊紀盆地超低的開采成本,心裏有些癢癢。”

二疊紀盆地之所以能夠如此堅挺,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其超低的頁岩油開采成本。

之前楊橙沒有注意到是因為沒特意去想,因為邱阿姨這次的事情,他想起之前看過的資料,二疊紀油田盈虧平衡點可以做到40美元/桶以下,這已經可以堪比傳統原油了。

而且二疊紀的很多區塊開發成本甚至不到30美元/桶。

原因其實很簡單,除了鑽井等技術的持續進步帶來的成本下降,二疊紀本身的地質條件實在太適合進行頁岩油開采活動了,這是決定性因素,二疊紀的很多區塊,頁岩油的埋藏很淺,大概3000尺就能出油,和其它動輒上萬尺的油氣田比,開采成本下降的可不是一塊兩塊。

不僅如此,二疊紀的地層很厚,目標層密密麻麻,有的區塊可以劃分成10-15層,甚至更多,這樣的地質條件非常利於整體開發。

換個跟形象的比喻,二疊紀地下的石油存儲層就像千層餅一樣層層堆棧,隻要找準位置,打一口直井就能夠穿透多個儲層,所以鑽采效率奇高,這使得每桶油的盈虧平衡價格大大低於其他地區。

就算拋開地質條件不提,二疊紀盆地石油勘探開發曆史近100年,人員、技術、資金,乃至法律法規方麵都有了一套很成熟的體係。

比如早期勘探的是二疊紀地層的砂岩,現在勘探的是頁岩、灰岩,也就是說,可以用很便宜的價格買下原本已經枯竭的廢礦重新進行勘探,另外地麵上的基礎設施包括老舊的井都有可能被二次利用,外加整個二疊紀盆地的小型服務公司多,這都對控製成本有重要的意義。

楊橙懷疑,老譚買的那塊地就是曾經開采過原油的廢礦,不然以他的家底,恐怕連地都買不下來,更別提勘探了。

再者,因為有悠久的石油工業曆史,二疊紀盆地有著完善的油氣管網係統,離美國石油的消費庫存中心也近,周圍的石油設備生產商也多,並且這一地區氣候溫暖,基本可以實現一年365天全天候作業。

退一萬步說,德州土地都是私有財產,再不濟不也有塊地嗎?這可不是阿拉斯加一毛不拔的土地,哪怕上麵全是沙漠,那也是位於德州的土地,多多少少還能賣點錢回本。

楊橙估計要是沒這塊地,老譚已經自殺了。

楊森能不知道二疊紀的開采成本低嗎?他當然知道,作為資本管理公司的CEO,雖然沒有直接從事能源行業的投資,但地產和能源是有必然關係的,不管想開采什麼,隻要是陸地上的,不都得買地嗎?

因此他不但知道,而且跟楊橙一樣,對二疊紀有過很深的了解。

42305/532002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