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上演退役巡演的科比,也在為效力一輩子的球隊做著最後的貢獻,作為老牌豪門的湖人隊,上賽季總收入3.71億美元,但門票收入並未破億,“僅”為9300萬美元,這跟他們的球館容量有關,與上座率無關,無論何時斯台普斯中心都是爆滿的狀態,湖人的球館容量不到19000人,比麥迪遜、甲骨文球館、聯合中心等球館都要小一些,但勝在球票定價高,所以票房收入上並不弱於同等大小的球館。
這就是大市場球隊的優勢,這些在大市場的球隊不僅能簽下巨額轉播合同,還能吸引球迷到場觀戰,無論戰績好壞他們都能保持極高的上座率,最讓小球會羨慕的是,坐擁大市場的豪門球隊能夠擁有明星球迷,這些明星的存在,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拉高球票價格。
正因為大市場如此賺錢,這幾年一直有風聲說聯盟想在賭城拉斯維加斯也搞一支球隊,但涉及到du球的問題,這個計劃始終未能成行,不過再給蕭華幾年時間就不好說了。
包括之前主場位於新澤西的籃網在內的很多小球會,也不是沒動過搬遷到其他城市的念頭,但不是每個球隊都有這樣的魄力,放棄經營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市場,去開拓新市場,稍有不慎就是滿盤皆輸。
但通過更換球館來提升上座率,慢慢成為了一種趨勢,前有籃網、雄鹿,近有國王、活塞,越來越多的球隊開始更換交通更便利、座位數量更多、更高科技的新球館,這都有利於吸引球迷到場觀戰提升上座率,增加門票收入。
包括勇士,別看他們在大城市,但已經計劃好換主場,想距離舊金山更近一些,吸引更多球迷,還有球隊會通過翻新現有主場,增加座位的手段提升門票收入,比如麥迪遜廣場花園球館。
各支球隊想盡辦法的增加比賽日收入,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楊橙身為球隊老板,自然要格外關心。
現在離比賽開始還有半個多小時,沒有急於進場,而是跟肖恩馬克思站在球員通道裏,剛剛這一路上,肖恩馬克思跟楊橙介紹了全聯盟各支球隊的球票收入情況,讓楊橙有了大概的了解。
楊橙手裏拿著一杯冰鎮可樂道,“你們就沒想過在細節方麵入手嗎?”
肖恩馬克思沒明白,“boss你指的是提高可樂售價?”
楊橙指著可樂杯的空白處,“也可以這麼說,在紙杯外麵印上球員簽名,是不是可以提高附加值?給漲價提供一個良好的借口?”
肖恩馬克思眼睛一亮,“好主意,同樣的套路還可以用在其它周邊上麵,啤酒杯、圍巾、帽子等等,多了不敢說,在原有售價的基礎上加個10%不成問題。”
楊橙笑著繼續道,“別忘了,這個世界上最好賺的錢就是小孩和女人的錢。”
這回肖恩馬克思一下就跟上了楊橙的思路,在美國,全家出動現場看球甚至可以稱之為一種體育文化,現場欣賞球場表演是一種休閑娛樂方式。
對Z國球迷而言,現場看NBA要克服很多困難,往返航班、球票、住宿等都需要花費不少錢,開支很高。
但對於美國當地人,看一場球很簡單,隻需要驅車前往即可。
那麼到了球場以後,總不能幹巴巴的坐在那看球吧?一係列的花費是非常有必要的,首當其衝的就是停車費,上萬輛車在比賽日當天齊聚停車場,最少2小時起步,巴克萊中心的停車費是1小時12美刀,兩小時24美刀,什麼?看球免費?嗬嗬,美國,尤其是紐約,幾乎不存在停車免費的地方。
所以,上萬輛車停一晚上能賺多少?
進了球場之後,總不能不吃不喝吧?一個熱狗5.75美元、一杯啤酒8.5美元、一杯蘇打水5.25美元、一杯可樂6.25美元,對了,還要給小孩子買頂帽子、給老婆買個圍巾,大方點的還要給一家三口配上正版球衣,算算這一晚上給球隊貢獻多少錢?平均50美元都是往小了說!
這還不是全聯盟最高的收費價格,勇士這幾年戰績好,自然就有底氣漲價,去甲骨文球館停車要30美元,一個熱狗要6美元,一杯啤酒要7美元,一杯蘇打水也要6美元,一頂帽子不過換了個隊標和顏色,也要賣到25美元,比湖人都狠。
像凱爾特人、尼克斯、熱火,這些大市場球隊的費用也都很高昂,而那些小市場球隊相對就對球迷很友好,比如馬刺,別看馬刺戰績好,但他們的東西賣的便宜,停車費才5美元,熱狗5美元,啤酒5.5美元,蘇打水2.5美元,就是帽子貴些要3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