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豆瓣電影來自:風間隼評論11版《倩女幽魂》
一個精力充沛的壯年胡須佬,會在荒山枯寺裏守著一群如花似玉的女妖怪相安無事。一個法力高強,嫉惡如仇的術士,會跟千年樹妖比鄰而居數十年而毫無動作。這種事,你信麼?
李翰祥和王月汀說:“我信!”所以有了60版《倩女幽魂》。
徐克和程小東說:“我信!”所以有了87版《倩女幽魂》。
葉偉信和張炭說:“我不信!”所以我們有了11版《倩女幽魂》。
燕赤霞這個角色,在《聊齋誌異》中基本上就是個冤大頭。隻因為感慕寧采臣這個“至誠君子”,就大發善心幫他搞定了鬼怪,最後“至誠君子”騙他說要幫妹妹遷墳,抱了倩女回家,享自己的齊人之福去了,燕赤霞呢,跟那個時代大部分的劍俠一樣,不知所終。明清小說裏這類紙片人物唯一的功能,就是出來成全文人的猥瑣和小算盤,說實話,沒勁得很。
這個人物真正立起來,是在猥瑣大導演李翰祥的60版《倩女幽魂》中。影片坐實了“鬼話”的時代背景,那是明清交際,異象紛呈,華夷混淆的亂世。透過片中的一段對話,燕赤霞這個奇人的胸襟可見端倪。燕赤霞問:“依寧公子的看法,中興大業尚有可為嗎?”寧答:“本朝的疆土還有廣東廣西、湖南江西、四川雲貴,正規軍就有幾百萬,再加上各地綠林豪傑所領導的義師,不下幾千萬,怎麼說事不可為了呢?而且台灣的鄭成功隔海而治,有險可守,是我們中興最大的希望!”放在60年的海外,這些話後麵的潛台詞,大家心照不宣。人間亂成這樣,燕赤霞自己還恨不得多殺幾個惡人呢,哪會管他們自投妖怪的羅網?是寧采臣的正直和抱負打動了他,才出手管起了人間的閑事。這樣的狷介之士,可敬可佩亦複可信,是60版最大的亮點之一。
到了87版《倩女幽魂》,說實話,高歌rap的午馬版燕赤霞已經讓後麵的人沒得可玩了。這個俠士的仁、勇、癡、義、狂被發揮到了極致,連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人是鬼”的心結都哭出來了,還有什麼可挖掘的呢?我毫不懷疑,這個人物就是徐克自己理想人格的化身,而寧采臣,則是現實生活中作者的“書生”身份,以理想人格搭救平庸自我,成全浮世一段癡情,87版的這個架構張力十足。再加上徐克自己的亂世情結,把60版中的末日紅塵背景做到氣氛十足,正是蘭若之外更有危樓,妖孽作祟亂不過人間,精彩自然紛至遝來。
關於傳奇人物,信有信的拍法,不信有不信的拍法。新版《倩女幽魂》走的就是後一個路子。
突出英雄的“人性”是新近電影的潮流,而幾近完美的俠士燕赤霞既然無法突破,談談戀愛或許也不錯?一個精力充沛的壯年胡須佬,會在荒山枯寺裏守著一群如花似玉的女妖怪相安無事,那是因為他該幹的早就已經幹過,色即是空了。一個法力高強嫉惡如仇的術士,會跟千年樹妖比鄰而居數十年而毫無動作,那是因為他打不過人家……沒猜錯的話,就是這樣吧?
李版燕赤霞救寧采臣,是為大義折服,程版則是為其癡情所動,到了葉版,是為了趕走小三,獨霸小倩……我徹底無語了。
其實說了這麼多,我一點也沒有責怪葉導的意思,相反,我看片的過程中一直在不停地感謝他。這一版《倩女幽魂》的好處顯而易見,美工、台詞、布景和特效都極為考究,比87版進步了不少,而且難得的是在劇情和趣味上也很大程度上保持了原作的風貌。一幹村民送寧采臣上山的一幕,活脫脫可不就是《地獄無門》裏村民歡送密探零零九進屠宰場的翻版?這麼腹黑的場麵,多少年沒見過了!新作雖然沒有87版那麼緊鑼密鼓的剪輯和刁鑽古怪的機位,可是不斷拋出的傾斜構圖和反差強烈的交叉蒙太奇段落,還是能有效傳遞出故事中蘊含的“鬼氣”和人物命運糾葛。甚至連武戲都可圈可點,夏雪風雷和燕赤霞的決鬥以及他獨鬥二蛇精的兩場打鬥戲,把《七劍》中開創的“兵刃脫手”打法發揚光大,配以淩厲的剪接和視覺特效,肯定毫無懸念入選我今年的“十大動作場麵”之列。新版完美複現了舊版中的市井煙火氣,更是誠意可嘉,從“宏村+橫店”的“古裝大片”視覺疲勞中搭救出了我等的眼睛。放眼當今華語影壇,能在如此程度上複現黃金時代港片大製作神髓的,除了葉偉信還有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