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所。
周鹿卿給督師標兵營副總兵沈炎和蔡元定送行。
“沈副將,李定國召賀九儀回援雲南,他正準備糧草行裝,很快就要離開南寧。”
沈炎有些訝異:“賀九儀的萬餘人馬一走,南寧就空了啊,昆侖關誰守?”
“隻能放棄,謝元汴已在著手南寧、橫州軍民南撤,這次要把鬱江兩岸幾十萬軍民撤空。”
蔡元定:“那欽廉接下來就直麵敵軍了。”
“是,我們會在鬱林天門關、興業縣、永平寨、靈山縣至西鄉寨一線重新拉開防線。”
蔡元定板著手指頭數番號,“欽廉4個練軍鎮1萬兵,加李來亨、李元胤,對廣西線國安以下近3萬綠營兵,能守住嗎?若是廣東再有所動作,我們就麻煩了。”
周鹿卿苦笑,“事在人為。”
沈炎:“左右江道的土司有何舉動?”
周鹿卿微歎一聲,“據我們了解,大部分土司已向韃靼人輸誠。”
蔡元定吃驚地道:“那些土司會不會沿路攔截沈副將?”
“袁立俊確保土司們在賀九儀走前不會動武,所以沈炎你們動作要快。”
蔡元定:“沈兄……”
沈炎平靜地道:“撫台和季通兄放心,我一定把鄭藩使臣安全護送到昆明。”
周鹿卿點頭,“你去我們都放心。”
蔡元定:“要這麼說,沈兄到昆明時,左右江道就已經淪陷了,恐怕隻能喬裝潛回欽州,有風險啊。”
“不,沈炎不必原路返回。”
“恩?”
周鹿卿對沈炎道:“你到昆明後隨李定國中軍行動。”
“那沈兄怎麼回家?”
沈炎輕輕敲著刀柄,語氣依舊很平靜,“回不來算了,在定國軍中與建虜戰一場。青山處處埋忠骨,何必馬革裹屍還。”
周鹿卿側過頭對蔡元定道,“沒那麼糟,沈炎的任務比拚殺更重要,他能不能安全回來,著落在你身上。”
“撫台,我不明白。”
“想想你這趟差事去哪。”
“萬象?”
“沈炎隊伍裏有3個熟悉貢象下路的商人,就是為撤出準備的向導。”
沈炎:“貢象下路是什麼?”
“暹羅和南掌有兩條陸路進天朝,一是車裏宣慰司(西雙版納景洪市)至元江府(玉溪元江縣),經建水(紅河州建水縣)、通海(玉溪通海縣)至昆明,另一條是貢象下路,怎麼走向導會告訴你。”
蔡元定:“若晦有回來的安全通道就太好了。”
蔡元定與沈炎當年合作在廣州偷出惠王子,就此成為莫逆之交,聽說沈炎執行的不是自殺任務,頓時長出一口氣。
周鹿卿:“路是有,安全與否就要靠你了。”
“與南掌有關?”
“正是。”
“大統製隻是讓我先熟悉南掌國情,未指示後麵怎麼做。”
“我先告訴你計劃的開頭部分。”
“請撫台下令。”
“後江李君常正組織一支大商隊進南掌,你率一支雇傭兵給這支商隊做護衛,到萬象後與貿易代表交接,隨後就任聯邦駐南掌公使。”
“公使?”
“這次我們將會與南掌正式簽訂軍事同盟條約,雙方外交關係由貿易代表升為公使級,後江府的李君常會告訴你計劃的第二步。”
“撫台,若晦兄,請放心,我定當不辱使命,替若晦兄守好退路。”
周鹿卿長身一揖,“二位此去千山萬水,路途艱辛,一路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