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西廳北部是昌化縣,南部是感恩縣,如果考慮到還要兼管崖州海防,感恩的位置處於正中,相對更合適一些。
守序卻不想將瓊西廳設在昌、感二縣,一方麵他想避免過多與明朝官員交往,另一方麵,瓊西廳另擇一地或許可能帶動起一座新城。位置他也選好了,後世的東方市位於昌感二縣之間,照搬新中國的選址是比較科學的做法。東方市所在的位置是北黎河的入海口,有北黎港做基礎。
海述祖聽守序說完卻搖了搖頭,“新建一座城,你的想法很好,現在卻難以做到。”
“缺乏人力?我們可以慢慢來。”
海述祖道:“並非人力的問題,是因為昌化江。按你所說,瓊西廳最重要的事情應該是屯田墾殖。瓊西幹旱,少不了要大修水利。既然文章要圍繞昌化江來做,瓊西廳放在該江入海口更好。”
昌化江是海南第二大河,幹流200多公裏,上遊中遊穿梭在五指山的原始森林中,上中遊坡陡水急,洪水暴漲暴落,兩岸地麵高出河床20多米。除了伐木,上遊暫時沒有什麼開發價值。雖然中國最大的富鐵礦石祿離昌化江不遠,但沒什麼交通基礎設施,現在肯定難以開發。
昌化江在中遊廣壩陡降40米,進入流速平緩的瓊西平原,下遊河床寬闊,水流宣泄通暢,從未發生過洪災。40多公裏的河道可通航大號舢板等船,左右兩岸都有支流彙入。整個瓊西開發,核心工作必然是圍繞昌化江展開。
守序決定尊重嶽父的意見,不過也沒必要將瓊西廳設在昌化縣城。
“那就把瓊西廳設在英潮港,”守序道,“北黎也不能舍棄,那邊同步展開。”
海述祖想了想,“既然這樣,那昌化江北的珠碧河口海頭港,馬榕港也都建起來。”
守序當然同意。
瓊西缺少深入海灣中的岩石海岬,河口處形成的小沙洲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避浪功能。用來做軍港和與英國人交易的大商港不行,承接移民倒是勉強可以。
大商港守序已經選擇了儋州洋浦港,那是海南島西部最好的港口。島南的三亞軍港控扼了來往水道,守序現在還缺一座島北的軍港。
曾櫻也希望守序在島北建一座軍港,與他一起保衛瓊州海峽。
守序首先剔除了臨高馬梟、石牌和博鋪三港,靠近瓊州海峽會受到台風影響,臨高的港口避風條件不好。
他選擇了位於澄邁縣的東水港。
東水港位於海口所西麵15公裏,從海口方向延伸過來的龐大沙洲隔絕了外麵的海浪。沙洲從東北向西南延伸,內海長度有6公裏,最寬處400米。內海海口隻有200米寬,朝向西方,避開台風登陸的東部和東南部。水深可停巡航艦,隻要在沙洲與入海口南側岸上修築兩座炮台就能防護整座海港。
————
注:明代海南港口資料來源於道光《瓊州府誌》。
官員都是曆史人物,大部分考訂自南明史,對正泰帝表示萬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