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瓊州府的防禦(2 / 2)

張時傑邊走邊向守序介紹他的所城,海口後千戶所周五百五十五丈,高一丈七尺,闊一丈五尺,雉堞六百五十三,窩鋪十九,設有四座城門,上麵各建城樓。四門分別為東、西、南、北門。東南到西北挖有護城河,長四百六十五丈,寬一丈五尺,深五尺。

登州水師自從南下後一直渴望能有一塊自己的地盤,黃蜚為了地盤不惜把水師開進太湖,這才有得勝港之禍。張時傑等最後的登州水師終於還是在老長官的運作下,在中國最南方尋找到一塊立足之地。

從張時傑的臉上,守序能看到一個穩定的家對這些北方明軍來說意味著什麼。太多的明軍因為沒有立足點,流離失所,帶著家屬東奔西跑,凍餓之下向建虜投降。

明朝的官爵現在不值錢,大陸上總兵多如狗,伯爵滿地走。參將沒有那些官地位高,可一塊穩定的地盤比什麼都強。有地盤的參將比沒地盤的伯爵說話硬氣多了。

進城後,張時傑將守序引進他的參將衙署。海口後千戶所有原本的軍戶,張時傑沒有占據城內原來的千戶家。他在城中心四牌樓街找了一處大院,重新布置了衙門。

張時傑端上茶水,“國主請稍待,我已派人去府城報告曾中丞,想來很快便有消息到。”

守序點點頭。大堂中擺有一副瓊州府城周圍的沙盤,牆上另掛全府地圖。這幅地圖大約是參照了歐洲繪圖法,比以前見過的中國地圖要精確。

張時傑見守序看著地圖和沙盤,心頭暗喜,揮揮手。他的親兵和侍從躡手躡腳退了出去,房中安靜了下來。

守序趴在沙盤上,眼睛盯著瓊州海峽,緩緩道:“張參戎,你的這個所城抵擋海盜,防禦力量是足夠。可如果麵對的是韃虜,恐怕力有不逮。”

以瓊州本島對北防禦而論,海口所是中心,海口右側的文昌鋪前港與左側的澄邁石歧港構成兩翼。

鋪前向東的良港就隻有清瀾港,除此沒有足以承載軍隊攜輜重登陸及開進的基礎設施。清瀾港本身的防禦很堅固,狹窄的海道會成為登陸敵艦的惡夢,而繼續向南的幾個港口太遠,麵臨的軍事壓力並不大。

澄邁向西就不同了,臨高與儋州有十數處戎克船可以停泊的港口,防禦任務很重。

瓊州海峽過於狹窄,如果風向天氣合適,海船幾個小時即可完成航渡。對麵雷州半島港灣眾多,可以用來集結戰船,隱蔽登陸部隊的地方太多。除非調來大艦隊,否則很難全方位監控。

這就意味著,要長期守禦海南島一定要在雷州半島上保持地麵橋頭堡。卡住海口所對岸徐聞縣的海安千戶所等地,才能保證海南島的安全,這樣做的成本也比較低,守衛一兩座要塞總比守衛近200公裏的海岸線簡單。但在大陸維持軍事存在,需要有一隻不弱的陸軍,對瓊州的明軍來說,這在短期內難以做到。因此首期的防禦計劃依然要依托本島。

張時傑在登州、寧遠等地長期與八旗本部作戰,在江南也見識了李成棟等綠營強軍,對守序說的深以為然。

張時傑道:“海口所,鋪前堡,石歧港三座城我打算擴建成西式要塞,臨高馬梟博鋪等地也要修築堡城。工程浩繁,需要的時間不短。”

守序:“你們可能隻有1年的時間,得抓緊了。”

張時傑:“我明白。中丞正派人在沿海各地考察地形,征發壯丁和募集士兵。隻是現在並非農閑季節,我們不能太過耗用民力。”

守序想了想,問道,“你現在管到的有多少兵?”

“中丞將我原先帶來的兵編為撫標右營,駐紮在府城。我現在隻有幾十個老兵,再加600餘白沙水寨的營兵。”

600兵就是瓊州府之前所有的常備軍隊了,隻靠這點兵什麼都幹不成。

守序道:“現在沒有倭寇侵襲,我看除了清瀾所,瓊南各州縣衛所的兵都可以抽空,用來防禦瓊北。”

張時傑:“中丞正是如此下令的,我們準備在全府軍戶中抽調2000人,各縣民壯抽調1000人,充實到營兵中。此外,中丞也派人去了定安縣,在那裏征募黎垌的土兵。”

衛所兵、州縣民壯弓手和黎垌土兵是第一波動員的範圍,張時傑說全府大約能征募到5000人。如果要繼續動員,就要簽發普通民夫了,在耕作季節這麼做要冒一定的風險。

以新募之兵的戰鬥力,5000人大約可以滿足各處防禦需要,但為了萬無一失,瓊州府一定要控製一隻機動部隊,以作來回增援之用,這隻部隊最好有戰鬥經驗。

張時傑:“城池我們可以自建,可島上的軍械武器十分缺乏,能否請國主支援我們一批大炮和彈藥?”

守序放下茶杯,“軍火的生意,等曾中丞來了我們再詳談。”

————

這章最好對照曆史地圖看,譚其驤的明朝曆史地圖國學導航網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