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升遷(1 / 2)

這個人就是湘軍總司令曾國藩。在這七年裏,他始終在禮部侍郎的位置上停步不前。

而當時鹹豐雖然放棄了對曾國藩的提拔,但並沒有放棄對曾國藩的嚴加命令,仍在不斷發出聖旨催促湘軍乘勝追擊。

與鹹豐一起起哄的,還有新上任的湖廣總督楊霈。楊霈這個人雖然統軍無方,手下全是隻為了領餉銀的逃兵。但是想到湘軍能打,他不想放過這個借雞生蛋的大好機會,於是主動向朝廷請纓,說願意配合湘軍一起乘勝追擊,由他負責北岸,曾國藩負責南岸。

聖旨難違,加上楊霈的煽風點火,曾國藩也隻好命令湘軍前進攻擊。而那之後,自然就是楊霈和湘軍水師彭玉麟先到達九江,碰見楊越的那一仗。

而回過頭,如今,鹹豐也沒有等到湘軍收複九江的消息。他的高興勁頭還沒過足癮,就被凱旋營的反擊,還有石達開的反擊和曾國藩的慘敗,再次拋入深淵。為了挽救武昌和他的東南半壁江山,鹹豐隻好調兵遣將。

他眉頭不展,一掃以往收到捷報的興奮,如今已經顯得疲憊。因為今天他收到了曾國藩的奏折,緊隨著,還有武昌傳來的武昌失守的消息。

他當然是先看的武昌失守的消息,他無奈地坐在龍椅上,詢問大臣們該如何是好。大臣們開始進言,時間從指尖流失,最後朝堂之上有了決議。

這次鹹豐調換的人馬,規模很是壯觀,結果非常悲觀。鹹豐在人事上的第一個動作,是用胡林翼接替陶恩培。新任湖北巡撫陶恩培盡忠之後,鹹豐還是沒有考慮把湖北巡撫這頂烏紗帽給曾國藩戴上,他看中的是胡林翼。

胡林翼,字貺生,生於1812年,比曾國藩小一歲,湖南益陽府人,與曾國藩和江忠源都是湖南老鄉。負責管理貴東地區,後麵被任命為四川按察使,不久調任湖北按察使,增援九江,與曾國藩一起對付太平軍。

間接地,他是曾國藩的部下。

在鹹豐看來,湖北巡撫這個位置,寧願給胡林翼,也不能給曾國藩。

雖然胡林翼是漢人沒錯,但是他沒有曾國藩那麼有威名,讓他來做湖北巡撫,安全係數比曾國藩要高。

在無奈的解決掉武昌這一問題後,鹹豐忽然想起還有曾國藩的奏折,他讓人宣讀起來。太監在大殿上大聲宣讀,隨著他的一字一句,大殿內的大臣內開始互相交頭接耳。

等到太監宣讀結束,鹹豐一時無言,他低著頭過了很久抬頭問:“這長毛的親兵營果真如此厲害?一營隻有三四千人竟能殲滅湘軍兩萬餘人?”

軍機大臣道:“陛下,微臣風聞這四五千兵盡是裝備的洋人的武器,犀利異常。”

鹹豐眉頭一皺:“那他說的要給湘軍也裝備洋槍洋炮,諸位愛卿意下如何?”

卻沒想到,他此言一出,瞬間幾個大臣站了出來道:“洋人槍炮雖然犀利,但是價格卻貴得很呀!如果按他說的,由我們向洋人購置槍炮,那麼湘軍編製的兩萬多人全部裝備,恐怕,花費的銀兩都足夠二十萬大軍!”

鹹豐聞言一驚:“二十萬大軍?”

...

饑荒還在繼續,凱旋營的擴編事宜也在進行,周博文和吳成良指揮著新兵進行隊列訓練。

這六千新兵和老兵不同的是,他們肩上盡是扛著一根木棍,隻能起象征意義是沒有火銃裝備給他們,因此他們除了隊列和趴下等動作外,就不能練習射擊,這是很嚴重的。

沒有火銃,這意味著,六千新兵都隻是會隊列和戰術動作的棍棒兵而已,沒有武器,他們很可能都打不過綠營。每個人都知道這點,不管是凱旋營的將領還是老兵,亦或是對得到武器最熱切的新兵。

可是天京東王真的是撥不出錢款了,他連支撐城內難民的糧食都是精打細算,而楊越的大舅哥,如今也是脫肘見襯。

周博文曾找到楊越建議說,不如向東王建議從天京武庫裏拿出一部分清軍留下的鳥銃,聊勝於無,雖然清軍的鳥銃射程和裝填都不好使,但是至少可以讓新兵們練練射擊。

然而楊越卻連連搖頭,對於這件事情其實他早就找過東王,得到的答複是“天京城內的武庫已經空了。”

太平軍幾個戰場加起來,士兵數十萬,每個士兵手上的武器基本都是從清軍那繳來的,早就把武庫的東西搬出來分發完了。

這就是無奈的結果,於是凱旋營內有了旗幟鮮明的對比,老兵放假回來後,和新兵有著明顯差距,新兵望著老兵手中擦得灰亮的火銃也是心急眼紅,手上躍躍欲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