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越一個人坐在椅子上若有所思,林啟容見了,以為是他對自己的否決提議不滿,於是連忙好言相勸,說自己也是謹慎行事。
不料楊越卻忽然一笑,搖頭說自己根本沒有怪他,轉而讓他幫自己一個忙。
林啟容一愣,趕緊拍胸脯道:“大哥你有事吩咐大可一說。”
楊越道:“你讓手下士兵在城內收集些瓦罐,要那種小的,陶瓷也可以,不過都是要小的,要那種士兵一個手就能握住的。”
“你要這些東西做什麼?”林啟容滿頭疑問。
楊越催促他:“快去吧,我自然有用。”
“好吧,包在我身上了。”林啟容雖有疑問,但也不再多問,打開門就要出去張羅,卻被楊越拉住。
“對了,再從你軍中挑兩百臂力過人的士兵給我,等打跑敵人我就還你。”
“啊?”林啟容一愣,不知為什麼非要臂力好的。
楊越不和他多說,送走他。他就趕緊回到自己的營帳,拿出一張紙,大概的做了個尺寸。仔細核對了一番,發現暫時可以一用。
楊越望著半空,他記得手榴彈從上個世紀就已經大規模出現了,在三十年前叱吒風雲的拿破侖所在時期,歐洲各國軍隊就都有擲彈兵部隊。
但卻都是隻有零零碎碎幾隊,甚至於,拿破侖的擲彈兵一般都是投擲一波就近戰衝鋒,是以肉搏戰作為擲彈兵主要手段的。
這和那時候的手榴彈有關係,擲彈兵往往需要走到敵軍陣列兵五六十米以內才可以精準擲彈。
可是,在這五六十米之前,意味著,他們將會麵臨麵前敵人幾波密集的彈雨。而就算成功將手榴彈擲到敵人的腳下,可這個時代的手榴彈引線長,引爆不穩定,線列兵完全可以從容後退,避開手榴彈的爆炸。
楊越記得,手榴彈直到一戰時期,塹壕戰開始時,木柄手榴彈的出現,因為其的便宜實用才將手榴彈真正大規模裝備並且應用。
剛才在想到湘軍大營的水陸結合時,他就想到了手榴彈,如果有兩百名士兵將手榴彈擲出的話,連綿的精準爆炸足以讓湘軍大營和水師船隻火紅一片。
但楊越知道高樓大廈不是一天建起來的,現在歐洲都沒有的手榴彈,也不會是自己說有就有的。但是有一個東西卻是可以憑著他的知識說有就有的,那就是燃燒瓶。
燃燒瓶最開始是叫莫洛托夫雞尾酒,這個名字也是土製燃燒彈的別稱。
莫洛托夫雞尾酒是遊擊隊等非正規部隊、街頭暴動群眾的常用武器。其實最早使用土製燃燒彈作為反坦克武器的,是蘇聯人在西班牙內戰中的應用,不過後來卻被芬蘭人廣泛應用。
這種燃燒瓶雖然不能像手榴彈那樣爆炸,可是其燃燒的性質對付敵軍大營,和木質的湘軍大船確實極好的。遺憾的是,現在的玻璃也隻有望遠鏡的鏡片在用,平民家可能隻有豪紳富豪有一點,可卻遠遠不夠,楊越隻能退而求其次,看看林啟容能收集多少小陶瓷和瓦罐了。
楊越將石信天叫過來,讓他去鮑予官那裏領上銀子,去九江收集酒和油脂,當然還有易燃的碎布條。
楊越在九江忙著的時候,湖口方向的炮火聲已經漸漸停息了。湘軍的水師滿載著其步兵從湖口方向浩浩蕩蕩的順江而下。九江士兵如臨大敵,注視這對方的一舉一動,卻見湘軍紛紛回到他們的大營不再出來。
不多時,湖口的戰報從九江城北傳了過來。今天湖口和梅家洲的戰事實際慘烈,羅大綱的梅家洲還好一些,因為湘軍水陸大部隊主攻的是石達開的湖口堡壘。
戰鬥持續了整天,湘軍水師彭玉麟及其麾下部將蕭捷三執行的是曾國藩製定的戰略路線,即先攻破水卡,殺進鄱陽湖,殲滅太平軍內湖水師,從這裏打開缺口,打通湘軍糧道,威脅九江後路。
而另一名水師將領楊載福就被留守在湘軍大營,防禦九江反攻。
在湘軍水師的強力攻擊下,湖口戰事有了突破性的進展,湘軍強大的炮火攻擊下,石達開設立的湖口攔江工事終於被摧毀。
這一戰打得非常慘烈,石達開損失非常慘重,湖口的木排水城和護衛船隻,都被湘軍水師焚燒殆盡,數百名守卡的太平軍將士,一部與木排水城同沉江底,一部隨木排水城深入江底後又鳧水而出,繼續抵抗湘軍水師的進攻。
幾百天國將士最後還是沒能守住卡口,泊在卡後的幾百艘戰船,也被湘軍燒掉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