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心腹之將(2 / 2)

楊越聽他說完後便說道:“如今洋人船堅炮利,士兵武器都比我們領先數倍,打不過的敵人就是朋友,東王最好還是不要與之為敵得好,相反應該與之示好。”

曆史上的洋人雖然經過鴉片戰爭後的南京條約,讓稅率降低到一個世界罕有的最低值,但是就算是這樣,他們從本國運來的洋紗洋布在這片土地上卻依然銷售慘淡。而同時,他們的傳教士的傳教效果也收獲甚微。

直至太平天國的出現讓他們看到了曙光,太平天國和西方共同信仰上帝,他們寄希望與日後能與太平天國簽訂更加優惠的通商方法,所以西方國家在兩家勝負未定的時候是不會插手的。

上海在清政府的條約之後成了洋人手中對華最重要的通商口岸,當時在上海勢力較大的列強是英法美三國,在太平天國曽立昌攻下鎮江之後。在浙江的清軍僅有數千,太平軍可以輕易的攻進富饒的浙江,到達上海城外。

而上海不但是洋人手中的寶,也是清政府的賦稅來源重地,在洋人的影響下,原本隻是一座沿海小縣城的上海如今發達繁榮,賦稅可抵一省稅收總和。

楊秀清點點頭,他同意楊越的話,在滿清還占領著絕大部分領土的時候,最好和洋人保持友善。“那你認為該如何回答他?”

楊越抱拳道:“卑職認為,當斬釘截鐵的告訴文翰,天國願與西方各國交好,互通有無。至於上海一事,天國絕不進攻上海,損害上海洋商財產。”

楊秀清聽後臉色不善,覺得這有些自降身價,對洋人太過懼怕了。

楊越看出了他的顧慮,說道:“殿下,當今之計,當在京師,而不在這洋人,攻外必先安內。”

楊秀清最後點了頭:“就按你說的做吧,你早些回營做準備,北伐之事不可拖,否則士兵心生怠意,可就不妙。”

楊越應道:“卑職明白!”

。。。

天京五月,氣溫已經逐漸轉暖,偶爾刮來的暖風吹拂著農民的衣襟,伴隨著陣陣細雨,澆灌濕潤的綠田。天京城內各營頻繁調動,北伐西征迫在眉睫。百姓和士兵雖然還不清楚東王的意圖,但見氣氛緊張,心中已有了幾分猜測。

是呀,太平軍在天京耽擱得太久了,已經有了差不多兩個月的時間,對於起義軍來說,兩個月的時間太久了。

凱旋營的訓練進程已經走到尾聲,雖然兩個月的訓練時間還遠遠不夠,但是在這個血色歲月裏,這兩個月隻是交給他們最基礎的東西,真正作為一個士兵要學習的戰鬥技巧,必須要在戰場上,直視死神的雙眼,用血與淚才能學到。

還有三天便要出征,楊越正在大營忙碌,這時士兵報告倪錦程來見他,身後帶著兩個白種人。楊越急忙出帳迎接,遠遠望去倪錦程身後站著那個胡管家,在胡管家的旁邊是兩個看起來邋裏邋遢的歐洲人。

楊越走上前去,倪錦程先是微微一笑然後說:“人我給你找來了。”

楊越讓了個士兵帶著這兩個歐洲人先去他的大帳中休息,然後楊越領著倪錦程參觀軍營。

其實要從價值上嚴格說起來,這營中的物資東王提供了一半,倪錦程提供了一半,東王偶爾還會策馬巡視各營,這倪錦程卻是一次都沒有來過。

倪錦程看著校場上正在訓練刺刀隊形的士兵,笑著說:“你這軍營和我想象得不一樣。”

“什麼地方不一樣?”楊越問他。

“太幹淨了,我以前隨家父去過綠營的大營,裏麵很髒亂的,你這裏給人感覺很幹淨,呃,也很整齊。”倪錦程笑著說。

“嗬嗬,因為我們不是清兵。”

倪錦程收回目光,對他說:“我在上海和廣州兩個地方替你找到十幾個這種技術人員,經過篩選替你選了兩個。”

“謝過大舅哥了。”楊越笑道。

倪錦程哈哈一笑,拍了拍他的肩:“你馬上出征了,記得去見我妹妹一麵,她這些日子神情恍惚,想你得很呀。”

“這是自然。”楊越回答說。

“既然無事,我也要回去忙事情了,有些商行現在還在直隸等地,我必須要安排一下,免得被清兵封了去,兄弟我先走了。”說完他一抱拳要走。

楊越為難地拉住他:“小弟有一事還需要你幫忙?”

“何事?”倪錦程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