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圍攻(2 / 2)

“是陸欽差讓我們開炮的!”

遠處的軍需官瞧見了他,連忙跑過來報告說:“布政使大人,我們的火藥庫存不足了。”

“還剩多少!”

祁宿藻怒睜的雙眼嚇得軍需官後退了兩步,最後他才吞吞吐吐地說道:“已經,已經打完了。”

祁宿藻萬念俱灰,他機械般的回過頭,看著城外火紅一片的太平軍營寨。深知大勢已去,可是心有不甘,頓時一股鮮血噴出,倒地身亡。

唯一有些能耐的大官祁宿藻死後,城內的人更加惶恐不安。林鳳祥在城外秋毫不犯,深得民心,他還派人向城內百姓喊話,承諾隻殺官不殺民,城內百姓巴不得太平軍早日殺進城來。

城外儀鳳門一段城牆,太平軍土營日夜加工,已經宣布竣工。其實原本計劃一條隧道,根本耗費不了這麼多時日,隻是後來楊秀清覺得打這堂堂南京,應該穩妥行事。於是在城外靜海寺和天後宮也挖出幾條隧道,全部由楊越督建。其中儀鳳門做主要突破口,其他幾個作為備用,以此保證能夠一鼓作氣打進南京。

此時,石信天和一些凱旋營士兵正在儀鳳門隧道口巡邏。前日城前的那一場戰鬥瞬間讓凱旋營的戰鬥力受到全軍欽服,他們自知軍中除了楊統製麾下凱旋營,沒有哪個營可以派出三百人對陣一千人。盡管對麵並不是八旗綠營,可是能夠做到傷亡五六十人的代價殺敵三百餘已經是讓人難以置信了。

而凱旋營的士兵被楊秀清命令修養養傷,一部分士兵被楊秀清派去輕鬆的地方巡邏。那些士兵往往在其他人羨慕的目光中,昂首挺胸。

遠處傳來一陣馬蹄聲,凱旋營有人興奮的叫道:“將軍回來啦!”

楊越跳下馬,石信天替他牽住馬繩。

“明天清早總攻。”楊越淡淡說道,他剛從楊秀清那裏回來。

“我們會參戰嗎?”石信天問。其他的凱旋營士兵也將目光聚集在這裏。

“我們不參戰,東王說我們人數太少,而且已有兩成傷亡,隻需要在後方等待戰果。”楊越說完之後,拉過石信天。

“東王還說什麼嗎?”石信天見狀便問。

楊越笑著說:“給你個任務,這幾天無事你從營中挑選一些表現不錯的士兵,擴軍之後我要讓他們做班長、排在、連長。協長就不必了,一協上千人,得交給左膀右臂才行。”

石信天興奮道:“我們擴編多少人?”

楊越深處三個指頭,“三千人,三個協。”

石信天大喜過望:“好,我這就去挑!”說完他就轉身跑開了。

楊越看著他的背影微微一笑,其實他原本準備用功勳製度來挑選軍官,可是覺得目前新兵如此之多,時間還並不成熟。而現在凱旋營剩下的這近兩百多兵,雖然操練時日也不多。但是卻經曆過血與汗的考驗,可以一用。

楊越回過神看著那高高的城牆,打下南京之後他還必須要想辦法籌錢購買歐洲使用的主流武器燧發火槍。而天王和東王的賞銀雖然不會少,但是他決定要用賞銀中大部分的錢來做募兵銀,剩下的留著撫恤戰死的士兵。

戰爭是要死人的,隻有在確保他們的孤兒寡母不會被餓死,這些士兵才會義無反顧的上戰場。

而不是清兵腐朽的綠營八旗兵,在營中隻是為了混餉銀,到戰場上便會一觸即潰。這樣的軍隊就算有幾萬又有何用,幾萬烏合之眾而已。

南京城內,聽到儀鳳門風聞之後,敏感的上元知縣劉同纓派幕僚張繼庚去查看,張繼庚隨即提出兩個建議:先是在儀鳳門城內地段挖壕溝,築堡壘,打造火力點,封鎖太平軍入城的交通線,就算太平軍炸開城牆也無法展開兵力進城。然後是換下儀鳳門守將程三光,換上大官坐鎮軍心。

不得不說張繼庚雖然隻是個小小的秀才,但是這兩個辦法卻很有軍事頭腦,並且很實用。

劉同纓覺得這兩天建議很有可行性,便找到欽差陸建瀛。但是卻被陸建瀛全部否決,第二條被他否決是理所當然的,因為城中如今大官,便是他堂堂欽差兼兩江總督,讓他坐鎮刀陣彈雨之處豈不是要了他的命嗎?

劉同纓仰天長歎,掩麵淚奔。他知道世界末日離他已經不遠了。

南京城,因為陸建瀛的專斷和頑固,將苟延殘喘的最後一線生機拋棄了;因為陸建瀛不聽從部下的正確建議,將南京大大小小官員全部推進了絕境。

就在第二天,太平軍向南京發起了總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