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察使瑞元笑說:“雙福大人可別小看了如今粵匪,進入的湖南的這段日子粵匪的人數有增無減,據內應傳來的信息說,粵匪的人數已破十萬。況且現在城中隻有三千綠營兵,這是提督你手下的兵,你覺得那些雙槍兵(一手拿鳥銃一手拿煙槍)能守住多久?”
雙福怒目而視道:“十餘萬那是裹挾的老百姓的數目,況且我手下的兵這些日子我已經緊急訓練過了,可堪大用!”
瑞元麵色不變,冷冷道:“怕是聽說粵匪來襲,那些兵人還沒見到就跑了不少吧!”
“你!”
“夠了!”常大淳拍桌而起,“平日裏相互埋怨也就罷了!如今賊寇壓境,城守不住我們誰也不想活!”
這個時候湖北布政使梁星源起身道:“常大人可否聽我一言守城之策?”
“但說無妨!”常大淳一擺衣袖。
得到允許之後他繼續說道:“我們將漢陽漢口和城外要隘的兵力全部撤回一心堅守武昌城,隻要武昌不失其餘都是小事,然後再臨時招募城中青壯,如何?”
“梁大人的觀點堅守武昌我讚同,但是招募民壯不是那麼容易的,那些賤民來日裏對我們埋恨已深,得知粵匪來襲,盡皆暗自歡呼,怎會輕易加入我軍?”雙福咬牙切齒地說
“那就加錢,生死存亡之際我願率先捐錢給銀庫做征兵之費!”常大淳站起來眼睛用眾人的臉上一掃而過。“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各位大人在這一刻不會還為自己的性命小氣吧?”
眾官紛紛點頭讚同,反正銀子都是這些年從底下搜刮來的,隻要打退粵匪,日後可以卷土重來況且還有朝廷的賞賜。
常大淳心中大寬,在剛才他心中害怕這些人不舍不得那些小錢,如今看來能做到這些位置的人都不笨。他腦中一轉說:“我看既然決定堅守武昌,那就堅壁清野吧,把城牆外的民房全部燒了,以免粵匪以其作為攻城據點,眾位意下如何?”
“此計甚妙!常大人好計策!”眾官恭維到。
常大淳此時信心大增,拽緊雙拳望著屋外。
。。。
12月22日,太平軍鋒芒畢露,指揮黃玉昆攻占漢陽;與此同時,太平軍部隊開進無人防守的漢口。天王和東王隨即進城,楊越緊緊跟在楊秀清左邊,隻感覺兩耳轟鳴,百姓歡呼之聲連綿不絕;街道兩方站滿了百姓,太平軍的士兵在城中寸步難行。
漢陽、漢口和武昌,全稱武漢三鎮。李白在此寫下“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而武漢自古便已有“江城”之稱。同時,武昌有九省通衢之說,既是湖北省會、長江中遊重鎮,曆來為兵家必爭之地。而如今漢口、漢陽已落太平軍之手,清軍江防全失,武昌之命,已如案板之肉。
然而想要輕鬆打下武昌,並非易事。武昌城防堅固,較之同是省城的桂林長沙,均有過而無不及。武昌城西臨長江天險,磚砌城牆,方圓二十餘裏,東西直徑五裏,南北六裏,牆高近十米,牆厚十餘米,可謂是座徹頭徹尾的堅城。
同時城有九座城門:賓陽、忠孝、中和、保安、望山、文昌、平湖、漢陽、武勝。城內西隅有山,名黃鵠山,沿江而起,繚繞蜿蜒,形如伏蛇,所以又名蛇山。蛇山不僅形狀優美,更是城內軍事製高點。此外城東、東南、東北共有十餘座高低錯落的山嶺峰巒,宜於構建工事進行防禦。
武昌雖然堅固,易守難攻。可惜沒有善守之人,常大淳不是守城的料,城內的其他高官也不是。因為早在太平軍主力還未離開漢口、漢陽,就有許許多多的難民逃難至此提供給太平軍武昌守軍的分布與其他情況。依照著這些消息,太平軍繪製了一幅武昌城的詳細地圖。
這麼多難民逃難至此的前因,便是火燒城外民居。常大淳勒令城外百姓遷居,武昌大城人口眾多,住在城外百姓也不少,和城內千絲萬縷的關係,在他們聞訊之後一齊跪在巡撫大門前苦苦哀求寬限三天,以便轉移家產,維持生計。不料常大淳當麵表示同意,待到深夜夜深人靜之時,百姓入睡,背信棄義,命人放火。
大火整整燒了六天,可憐的百姓,有的老人孩子還在床上就被活活燒死。有的家破人亡,不堪變故,投江自盡。全城百姓,隻要提到常巡撫的名字,無不咬牙切齒,幸運活下來的大部分都通通跑到漢口來通風報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