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該如何麵對黑字頭(1 / 1)

的哥哈師傅告訴記者:“銀川市現在至少有1000輛黑車在街上跑。”從報道中塗鴉還讀到這樣幾條信息:一、有不少市民都乘坐過這樣的黑車;二、出租車太難打;三、公交車不給力。其實,沒有這篇新聞報道的透露,廣大市民對以上三點早已心知肚明,且怨氣不少。

塗鴉是坐過類似黑車的,且喜歡坐。原因有三:一是少去了很多等車的煩惱,二是這些開黑車的弟兄們態度都蠻好,三是黑車大多都不是低檔車。但是任何事情都應該是有規矩的,不可能因為塗鴉或者什麼鴉喜歡就改變了規矩。所以,即便“黑字頭”給不少人帶來了方便,好像在某些方麵還帶來了“競爭”,但他們依然是應該被取締的對象。

不過塗鴉以為,“黑字頭”的泛濫已經顯現了我們諸多方麵的缺失。如若我們繼續置若罔聞,保不住會有以後的猖獗。因此,與其致力於對黑車的清理打擊,不如傾力竭力甚而像我們常常做的那樣——舉全市之力——做好我們的城市公共交通工作。譬如,“大公交”讓我們出行易、乘車爽,號稱是空調車的還真有爽爽的風,即便是背街小巷,即便已星光閃爍,甚至在我們向戀人揮揮手說明天見的時候,依然有方便而安全、潔淨而快捷的公交車緩緩而來。“大交通”讓我們不堵反暢,什麼行車難停車難等諸多問題,哥們從來沒遇見過。試想,到那時還能夠有“黑字頭”的什麼市場?

還是那句話,關鍵在管理。套用一句流行格式:管理也是生產力。而且這樣的管理本身並不難,有很多東西於我們來說,拿來就可以用。所以采取和運用好“拿來主義”的辦法,既經濟又實用。但為什麼我們常常像烏龜一樣行事?老問題,思想解放的問題。日本這方麵至少有兩點值得我們借鑒甚或拿來:一是打的貴得驚人,有錢族當然不怕,錢少族也不用怕,因為有發達的“大公交”;二是停車費貴得驚人,有車族就會在開車出門還是坐車出門上細細盤算,這樣一來會產生什麼效果呢?街上沒有了堵。

解決問題用治標不治本的方法,所謂“緩解”說,早已成為我們的流行病。其實根子在哪裏?治本要下氣力,我們怕下這樣的功夫。我們提出要跨越式發展,要走在全區的前麵,不走大步子,怕下大氣力,“跨”和“越”基本是美好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