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議事(1 / 2)

蘇白衣盯著麵前一幅超級大的地圖,畫的是整個商丘城的城市平麵圖。

從地圖上看,整個城就像一枚古錢幣,外圓內方。分為外郭和內城,內城南北長約三裏,東西寬約二裏,內有居民一千戶,共計約有萬餘人。

至於外郭,那就大了去了,因為整個外郭是個直徑約莫六裏的圓形,外郭外也有城牆,可惜外郭的城牆破落不堪,防禦功能不健全。

內城的城牆是正德年間修築的,雖然也已經過了一百多年,可到底還算是個比較年輕的城牆,隻需稍加修整之後便能成為堅實的後盾。

最重要的是,內城之外一圈是護城湖,其中南湖最大,東西兩側最,可即便是最窄的地方,湖麵也有二三百米寬度,南湖湖麵最寬,有將近一公裏。

從內城往外,東南西北各有一個門,每門皆有路穿過護城湖。

所以,即便羅汝才有二十萬大軍,來到歸德府也不過是將外郭擄掠一番而已,有蘇白衣細心的防守,加上湖麵寬廣,羅汝才攻克商丘內城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這樣一來防守就有主有次,有的重點防守,比如內城;有的則是可放棄防守,比如外郭。關鍵問題還有一個:外郭的人很多,比內城要多一倍。

換句話,整個商丘城內城加上外城的常住人口大概有三萬左右,而如果放棄外城的話,就等於是放棄了二萬左右的百姓。

蘇白衣自己的大院字,還有榆院、各種作坊、同濟堂等等,這些蘇白衣所有的家底幾乎都在外城而不是內城。

還有文正書院。

這就尷尬了。

守城守不住自己家,傳出去不是笑話麼?

可笑話也沒辦法,因為沒有時間去仔細修築防禦工事,想要對抗即將到來的來犯之敵,隻能依托商丘內城的高大城牆和外麵的護城河了。

“外城多處破損,便是現在修築也是來不及了,為今之計唯有依托內城防守。”歸德知府秦有德捋了捋胡須,麵色凝重的道:“但外城的百姓也不少,若是任由羅汝才縱兵為禍,朝廷追究下來,我等不免落個防守不利的罪過。”

蘇白衣對麵,是歸德府的官衙的一眾人,還有當地的名流。

有秦有德、周士樸、袁可立、王徵、趙恒、何山,鐵路三衛的耿仲明、孔有德、毛承祿,另外還有沈家、侯家、葉家、餘家的代表。

“開封府那邊送信了麼?”蘇白衣抬頭朝秦有德問道。

秦有德拱手,恭敬回答:“已經派人送去了,不但開封,泗縣也送了。”

“沒用的!”袁可立一擺手,皺著眉頭道:“流賊自西而來,必然會經過開封府,開封是河南治所,駐守的兵力不過一萬而已。開封那邊並不知曉詳情,豈不擔心羅汝才就地洗掠?所以別指望開封派兵來了。”

“泗縣呢?”蘇白衣問道。

作為中原的戰略要地,歸德府也是有駐軍的,這個駐軍的官方名稱叫做歸德守備,可具體的駐軍地點卻不在歸德府,而在東北方的泗縣。

長官是個千戶,名字叫做鄧文明。

這個鄧文明可不簡單。

明朝開國五國公,首推徐達,其次常遇春的兒子常茂,其次鄧愈,而後是馮勝和大名鼎鼎的李文忠。李文忠知道的人不多,但是其子李景隆應該算是家喻戶曉了。

這鄧文明,就是衛國公鄧愈的後代。可惜鄧氏運氣不好,鄧愈的長子叫做鄧鎮,娶了一個惹禍的老婆,好死不死是韓國公李善長的外孫女。

後來李善長因為胡惟庸案獲罪,鄧鎮也跟著嗝屁,家族的衛國公爵位也被奪去。

但不管怎麼,鄧愈的功勞不可磨滅,鄧鎮的公爵雖然被砍掉,可後來總算給兒孫留了個侯爵,鄧家從國公成了國侯,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哼……”一聽泗縣,老尚書袁可立鼻子裏冷冷的哼了一聲,道:“衛國公那是何等的英雄?可鄧家這位定遠侯,唉……且不鄧文明膽如鼠,就他手裏那三千人馬,句不好聽的,還不如你新招募的這些鐵路護衛。”

耿仲明三人聽到這話,都微微一笑。

鐵路護衛召集過來也差不多練了一個多月了,上戰場打仗恐怕差些事,但打鬧見見血還是可以的。

“南京……”

“南京太遠!”袁可立道:“等他們過來,黃花菜都涼了。再,咱們這是河南,魏國公鎮守南京,根本就不是一個防區,若無兵部行文,他如何敢動?”

“山東也不行。”蘇白衣眼睛瞥了孔有德一眼,沉重的道:“剛剛經過大亂,恐怕心有餘而力不足,山東也指望不上。”

“朝廷恐怕也難!”周士樸皺了皺眉頭,臃腫的身子微微站起,敲著桌子道:“每年秋末的時候,建虜必會出兵入關擄掠,宣、大二鎮的兵自守尤顯不足,京城更是難以指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