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大建設開始(1 / 2)

“都坐下吧!”

蘇白衣擺擺手,讓楚侖帶來的三十多人圍繞著會議室的會議桌坐了下來,然後他自己坐在主位上,皺著眉開口問道:“最近學院這邊有什麼進展?”

有難民組成的建築隊每都在學院中建設,榆院的情況可謂每一個樣。可這短時間蘇白衣的心思全部都在拍賣會上麵,所以對於榆院的發展不是很了解。

“回先生問!”

楚侖從位子上站起來,恭恭敬敬的朝蘇白衣行了個禮,才道:“已經完成了一幢教學樓,昨日朝宗已經帶人將裏麵的潮氣熏了一下,估計過二日便可以將桌椅板凳搬進去了。”

“不錯!”蘇白衣心裏微微舒了一口氣。

他最在乎的,目前除了鐵路之外就是學院了。

鐵路是大明朝縱觀東西的生命線,而榆院則是一顆待萌發的種子,是大漢民族的另一個層次的生命線。

當初規劃教學樓的時候,因為建築工藝和材料的限製,蘇白衣隻能規劃那種用磚混結構建造的二層樓,很是逼仄。上下樓各有五個教室,每個教室中能坐五十來個學生,所以這是個教書如果坐滿的話,應該有五百個學子。

當然了,建造教學樓用的水泥、鋼筋等大明朝沒有的材料,都是蘇白衣偷偷的從係統中購買過來的,對自己的學生則是宣稱從海外弄過來的稀罕物。

一個教學樓建好,那麼學子們從今往後便可以專心致誌的學習了。

因為時代不同,教育的目的也不同,當下蘇白衣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要傳播現代化知識,而是通過這些現代化知識,盡可能的培養出一批能立即使用的人才。

所以,學習的時候務必注重實踐。

一般來,榆院的課程安排是上午學習,或者晚上學習科技知識,下午的時候參加勞動實踐,無論是在玻璃作坊、肥皂作坊還是鋼鐵作坊,都一樣。

這也不是把弟子當成免費的勞動力來用,大部分的勞動力還都是從歸德府雇傭來的一些靠得住的百姓,還有冬時收留的那一批流民。

學生嘛,學習為主,實踐隻是為了驗證而已。

“繼續!”蘇白衣點點頭。

“是,先生!”楚侖道:“從過了年以後,特別是先生平定了山東之亂後,榆院的弟子猛增,到目前為止,從全國各地慕名而來榆院求學的學子已經有三百多人,加上咱們之前的那些弟子,已經四百人多了。”

“這麼多了?”蘇白衣眼睛一亮。

沒想到去了一趟京師順便平定了山東之亂後,榆院的名氣就打出去了!

這是件好事啊。

“都在學習麼,我是那些剛來的學子?”蘇白衣平時別教書,就連來學院了解的時間都沒有,所以他對於這些學子的情況就不了解了。

“嗯!”楚侖道:“這些學子都是朝宗在安排,分別分配到了臨時的學堂中,由咱們這些老學子負責上課,教授一些基礎的數術知識,還有初級物理、化學、生物和文。”

蘇白衣點頭!

代師傳藝,這正是他蘇白衣想要的結果。

因為榆院日後的規模肯定會越來越大,他蘇白衣不可能親自上課。對於傳授知識這件事,他有自己的考慮,那就是代師傳藝。

代師傳藝是有缺陷的,比如老學子都沒有學好,怎麼給新學生傳授知識呢?

不要急,蘇白衣有妙招。

他建立了一個大型的圖書館,將各種基礎知識分門別類的記錄下來,然後按照類型分別儲存,根據學子們的愛好分開,除了數術、簡單英文這種基礎課之外,其餘的就自己選擇,然後自己鑽研。

學子很多,這些學子又基本上都是成人,所以肯定不乏鑽研的人士。

對於這些肯埋頭自學的,蘇白衣絕對免除學費,讓他們勤工儉學教授弟子,每個月還可以拿到不菲的收入,等日後這些學子的的學問越來越深的時候,便可以留在榆院裏任職。

榆院的職位從實習教師、教師、講師、副教授、教授,一一升級,而且還設置不少和官位相同的職位,比如副院長、班主任等職位。

為了激發學子們鑽研學問的積極性,對於這些愛好自學願意留校任教的學子,蘇白衣給予最好的待遇,同時贈與榮譽感。

因為並不是所有的學子都可以留校任教。

隻有親傳弟子。

什麼是親傳弟子。

就是隸屬於蘇白衣的弟子,換句話,蘇白衣是這些學子直接的坐師。

而其他學子的先生或者老師,就是親傳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