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長順
“穿梭於高樓大廈之間的‘80後’仍然懷念著童年,那個永遠不能重來也永遠隻屬於80年代的童年。所以,‘80後’的我們正靜靜地邁步著,前行著,老去著……”一份久遠的記憶,一個“80後”女子逐漸沉澱的情懷。
在逐步張揚個性文字的今天,作者依舊以一份不變的心態,坐看雲起,用心靈聆聽,用心記錄著恬淡如水的文字,這份怡然自得的心態存在於節奏越來越快的今天,實屬難得。
孟慶媛,一位集時尚、流行和品位於一身的“80後”女子;鎮江市作家協會會員,愛好文學,致力於散文創作,其作品曾發表於全國、省市各類報刊。
筆調以清新自然為主,可以說,她的文字代表著一個時期“80後”女子追求溫馨情調的某種價值觀,並以流動的情懷,詮釋著那份時而溫婉時而張揚的自信。
有人說“品文如讀人”,此話一點兒也不假。
讀孟慶媛的文字,最好於午後,一杯清茶,一曲古調,一縷陽光,跟隨流光豔影,慵懶地讀,輕快地品,是為閑散時光一種令人心動的享受。
《有風鈴響動的午後》是作者的第一本散文集,其中滲透絲絲甜味。
作者以清新優美的文字記錄著生活中的點滴,或品紅酒的幽雅,或啜咖啡的寂寞;或帶你領略異鄉的風情,或拾憶愛琴海那動人的愛情味道。每一章都有她對真實生活的細細品味,每一句都是她散落的喜怒哀樂。
讀她的散文,如同走進她豐富的內心世界,一種蓬勃的力量自溫暖的文字中流露,女性那種細膩柔和之美盡在本書中得以體現。“人活著是一種心情!就像在這個陽光燦爛的午後,佐以精美可口的小點心,喝上一杯馨香無比的加味茶,享受下午的精致風味與悠閑情緒。”
在風鈴響動的午後,一杯沉浮的下午茶,讓思緒隨杯水輕柔地流動,一種靜止的意念於字裏行間輕輕地蕩漾開來。正如孟慶媛在她的文章中所說的,心靜如水的人,不在意花開花落,在意的是盛開時那一瞬間的幸福感覺。
喝的是茶,是咖啡,是紅酒。入口的甘甜酸苦,其實是對自己內心最真實的品味。
做如煙的魅惑女人,用一種帶著時尚的氣度,一種淡淡的憂鬱,為生活端上一杯充滿情調的美酒。正因為缺失,所以我們期待。
如果說散文第一部分是作者對“品位”二字細致的感悟,那麼她的第二部分無疑是對多姿多彩生活恬然的享受。
和第一部分不同,《車輪的軌跡》大部分是作者對於大江南北風土人情的娓娓道述。
心情偶爾焦躁之際,不妨隨她的文字一起,去觸摸同裏的古樸,周莊的大氣,去領略青海湖的唯美和東北大草原的豪邁。
愛上文字的人一定愛山愛水。大自然能給我們的不光是靈感和美,更是對曆史深切的緬懷,對人生細致的感悟,對祖國大好山河由衷的熱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便是《西湖印象》。“自古以來,西湖不驚不奇,淡泊爽朗,不知容納了多少文人墨客的哀歎和吟唱,包羅了多少中國文化的生動基因。而她依然平靜柔和,沒有作浪興波,默默地守著一方聖地,不為曆史變幻和時代更替所改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