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一鳴不是泥古教條的人,更不是食古不化的官僚,他願意接受新事物,新科學,新的生產方式...前提是這些東西要靠譜。
這樣的扶貧,有何意義呢?
除了勞民傷財,收獲了什麼?
這也怪老百姓罵釀?
不同於郭家坳和黃林壪,盧灣村,劉一鳴已經來過,而且印象深刻。
盧灣村的計劃生育致人死亡,一屍兩命的人禍,劉一鳴沒有忘記,隻是不知道,死者有靈的話,若是知道凶手,鎮計生辦主任梅安良,安然無恙,毫發無損的又回來了,會不會冤魂難消。
盧灣村的淡水養殖和種植合作社,劉一鳴是非常感興趣的,這種互助式的民間組織有時候是很有效的,在傳遞市場信息,內部互相幫助,比起官僚衙門,其效率肯定是要強多了,也更貼近實際,關鍵在於他們的運作模式和管理方法。
隻是盧灣村的所謂淡水養殖和種植合作社,讓劉一鳴很失望,這又是一個掛羊頭賣狗肉的玩意。
盧灣村的村委書記盧漢文,一家獨大,盧氏家族三人占了合作社九成以上的資源,合作社三十餘人,其餘村民所占資源不足一成...這明顯有問題。
不說盧漢文鐵定的有以權謀私的嫌疑,起碼在扶貧資金的分配上,你盧漢文是脫不了幹係,扶貧資金變成了等於就是給你個人發的專項資金了,這還叫狗屁的扶貧啊,這還叫帶領大家一起致富?
劉一鳴在思索著,嘴裏的茶葉續了水之後,有些寡淡了,今天一路他看到的見到的,都一一的記在了工作簿上,問題明顯,是該改變了。
扶貧的事情,本身是惠民的,沒錯的,問題出在哪呢?在人的身上。
通過實地的調查走訪,了解,劉一鳴已經知曉,扶貧的內容涵蓋了那方方麵麵,他叫來一起同行的清溪鎮財政所所長,民政辦公室主任,都一五一十的沿路走沿路給他講解過。
今天他們去看的還僅僅隻是扶貧的一個方麵,項目扶貧。
還有專項對口扶貧,針對個人的,還有特殊補貼,比如種植戶,養殖戶,都有這些專項的特殊補貼。
不可否認,上頭的政策,初衷是好的,隻是,越往基層推進,一本好經已經念的歪歪倒倒,變了形走了樣。
“同誌們,我想說一下,關於今天扶貧的調查走訪,時間倉促,沒有了解的更細致一些...我建議,接下來,抽調專人,負責下去就扶貧的每個細項作一個全麵的,通盤的調查...清溪鎮的扶貧工作,問題嚴峻,同誌們呐,今天的調查情況,大家都看到了,你們現在怎麼想,我不知道,但我們還能這樣繼續嗎?...不能啊...”劉一鳴沉思了好半天,才在眾人的注視中,緩緩的道來,聲音很平靜,卻有著十足的嚴肅。
在坐的人,頓時收斂了方才的輕鬆之態,一個個麵色凝重了起來,垂著頭,也沒人吭聲,扶貧的現狀,個個心知肚明。
隻有向萍的臉色很不自然,剛才還談笑風生的,現在已是鬱鬱寡歡,臉上閃過一抹慌亂之色。
清溪鎮扶貧辦公室主任,扶貧小組的組長,是誰,向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