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萬事俱備隻欠東風(2 / 2)

一來要考慮工程量的問題,這又涉及到鎮上的財力能否承受,現在清溪鎮鎮委實在掏不出這個錢,捉襟見肘,吃飯都要靠財政撥款的,哪有餘錢啊。

二來經濟效益和社會價值問題,周家畈和盧灣本就都有陸路可達,隻是需要擴寬修繕,現階段,架橋不是首選,會把寶貴的有限資源沉澱閑置了,以後有錢了,再考慮不遲。

三就是從旅遊的角度看,傳統古渡的擺渡方式,更是遊客願意看到和想要了解的,用現代的方式代替後,好是好,但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不僅周家畈村那些傳統的擺渡人將失去賴以謀生糊口的機會,也失去了曆史的況味,與清溪鎮發展生態旅遊的重點,在“古”字上做文章有些不符。

“唔,劉書記說的很有道理,我個人是同意的...你們說呢?”

“我沒什麼意見,傳統古渡的擺渡方式保留下來,對真實還原再現曆史是有作用的,應該是受遊客歡迎的...”

“對,沒錯,我們就要盡可能的避免人為痕跡過多...越真實越有原味,才最是遊客喜聞樂見的...”

省旅遊公司的專家們低聲的議論著,對劉一鳴的建議非常認可,這個意見很中肯。

有人拿紅筆把那座橋的符號塗掉了,標上了虛線符號,這表示以後待定。

望著麵前一群低頭沉吟,頭發灰白的專家們,劉一鳴很感激,有真才實學的人還是不少啊,比那些道貌岸然的家夥強的太多了。

濫竽充數的南郭先生有嗎,有,而且這些南郭先生現在還在社會上大行其道,為數不少,甚至有劣幣驅逐良幣的趨勢...半吊子水,到處胡吹海聊,誇誇其談,信口開河,偏生的這幫所謂“專家教授”還混的風生水起,一個個人模狗樣的,嘚瑟的很。

劉一鳴慶幸自己沒碰到這樣的南郭先生,不然,有他頭大的,瞎幾吧給你亂整,清溪鎮哪禁得起折騰哦...

草圖上塗抹的地方擦了改,寫了塗,標記的符號越來越清晰。

車站,古溪碼頭,配套的客棧,吃飯的飯館,中轉點,公共廁所,垃圾回收站,排汙處理...洋洋灑灑,框定了清溪鎮初步的生態旅遊開發的框架圖,分門別類,並按輕重緩急分別標注了數字符號用以區分。

萬事俱備,隻欠東風,什麼東風呢?對劉一鳴來說,現在他需要的東風是,立項。

體製內不管你怎麼蹦躂,組織程序繞不開的。

除非你打算犯錯誤,犯政治錯誤,那事情就兩說了,輕則丟官削爵,重則鋃鐺入獄,劉一鳴當然不會去冒這個險,正大光明的事,為什麼不光明磊落的去做?隻有心懷叵測,居心不軌的人才會鋌而走險的。

窗外寒風呼嘯,刮的卻不是煦暖的東風,而是寒徹入骨的北風,下意識的望向縣城的方向,劉一鳴的心裏在翻騰,組織的第一關能不能過呢?東風什麼時候能吹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