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策箴言
作者:顧兆農
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一切工作都要走群眾路線。這是中國共產黨的“三大法寶”之一。但是,“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這個問題,現在對有些幹部來說,已經有點弄不清了。
在他們看來,“我”就是某某長、某某總,水平總比別人高,能力總比別人強,看得自然也比別人遠,所以,我說你聽,我說你做,似乎是天經地義。其實不然。
毛澤東說:“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而我們自己則往往是幼稚可笑的。”
鄧小平說:“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他把人民當做父母。
“我是一個兵,來自老百姓……”一首老歌,傳唱不衰,原因之一,是因為它說清楚了一個簡單的道理:“我”隻是一個穿上了軍裝的老百姓。
“我是誰?”當我們執著地追問下去,答案難道不都是一樣的?
說是一樣,其實不一樣。
坐公交,擠地鐵,踏自行車,在農貿市場裏跟菜販們討價還價,去醫院看病左等右站……老百姓的這些日常生活,對有些幹部來說,恍若隔世。不少幹部不是沒有過這樣的生活,而是身份“高”了以後,遠離了這樣的生活。有些幹部走上一定崗位以後,壓根就再沒有坐過公交車和長途汽車。
明明置身群眾,卻如此脫離群眾;明明來自老百姓,卻與老百姓這樣疏遠;明明可以隨時還原成老百姓,最真實和最深切地體驗百姓生活,卻偏偏不去這麼做。為什麼?重要的原因是,忘記了自己究竟是誰。
久而久之,你忘記了老百姓,老百姓也會忘記你;你遠離了老百姓,老百姓也會遠離你。
一位領導同誌說得好,對一個執政黨而言,群眾工作是黨的“生命工程”。沒有群眾就沒有黨,黨的最根本的危機是群眾不信任,我們最根本的危險是脫離群眾。民心向背,決定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穩固還是動搖,得到群眾擁護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利益。因此,群眾工作是黨的根本性工作,群眾路線是黨的根本工作路線。沒有群眾路線,政治路線、思想路線和組織路線就失去了根基。事實說明,與群眾接觸多了,官僚主義就會減少;與實際接觸多了,主觀主義就會減少;與民情接觸多了,形式主義就會減少。
從這個意義上說,搞清楚自己究竟是誰,不僅是各級領導幹部自身成長和做好本職工作的需要,更是強化各級領導幹部執政之基意識的一種自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