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多月前的一天,顧連喜去采購廠子裏要用的繡線,他記得那時天氣已經挺冷的了,他訂完繡線開著車往廠子走,一個老頭騎著自行車就倒在他車前不遠的地方。
當時路上沒什麼人,顧連喜車速也不快,看那老頭倒在地上半天沒起來,就把車停在路邊,從車上下來。
那老頭看樣子摔的不輕,臉都白了,身上的衣服也很單薄。
顧連喜本想著把老頭送到醫院去檢查檢查,可老頭說什麼都不肯去,隻說如果顧連喜想幫他,就把他送回家。
顧連喜是個心善的人,當下就答應了老頭,把老頭扶到車上,又把他的自行車裝到後備箱裏,載著老頭往他家走去。
老頭家就在旁邊一個老舊的小區,這個小區估計在良秀市裏也算是老的了,樓房外頭的牆皮都脫落的差不多了,露著裏麵的紅磚,窗戶還是木頭框的那種。
老頭家就住大靠西邊打頭的一棟,是個一樓,房間不大,也就五十平米左右。把老頭送到家,顧連喜就想走,老頭說什麼都要請他回屋喝杯水。
進了老頭家顧連喜一下就明白過來老頭為什麼不去醫院,老頭家用家徒四壁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屋裏除了兩張用木板搭成的床,和一張吃飯的桌子兩把木頭凳子外,真是什麼都沒有。
幾經詢問,顧連喜得知老頭姓張,五十六歲,本來是毛巾廠的工人,這兩年廠子效益不好,他已經下崗半年多了。
老伴長年有病,為了給老伴看病,家裏能值點錢的東西都賣了,等錢也花光了,老伴也撒手去了。
現在家裏就剩下他和一個沒出嫁的閨女。
她家閨女也是被家裏給耽誤了,一直沒找上對象,現在已經三十六七的年紀還是孤身一人。
顧連喜覺著在老頭可憐,喝了杯水就起身離開了,走的時候悄悄的往老頭枕頭下頭塞了二百塊錢。
本以為這事就這麼過去了,沒想到,半個月後,顧連喜再去訂線的時候,竟然在路邊上再次碰到老頭,老頭像是在路邊專門等他的,見到他的車就迎了上來。
顧連喜一下車,張老頭拉著他就哭起來,說自己在路上已經等了半個多月了,半個多月,每天都會在第一次遇到顧連喜的時間到這條路上等著,就是為了把二百塊錢還給他。
張老頭的舉動讓顧連喜彼為感動,他一個小小的善舉卻讓老漢這麼記在心上,顧連喜打心眼裏覺得張老漢是個知恩圖報的人。
當天晚上張老頭說什麼都要留顧連喜在家裏吃飯,顧連喜也覺得不好推辭,就這樣跟著張老頭再次回到了他家。
怕他破費,顧連喜路過市場的時候,硬是把菜買好,張老頭連連感激,一雙老眼滿是淚光。
到了張老頭家,這一次張老頭的女兒也在,顧連喜知道張老頭的女兒是個沒出門的老姑娘,本來覺得有些別扭,但一想人家父女兩個人都在,倒也沒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