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信念(1 / 1)

明宣德九年,淮河以南大旱。蕭索的荒原上,逃荒的翟雲山和父親蹣跚而行。父親倒下了,他喘息著對翟雲山說,孩子,你一定要活著回去,咱家堂屋西山牆下埋著一瓦罐黃金。

翟雲山抬起頭說,不會的。

父親說,真的!那是當年你爺爺經商賺下的。說著,他的頭歪向了一邊。

翟雲山曆盡了千辛萬苦,終於輾轉回到老家。他一進家門,二話不說,就在西山牆下刨挖起來,一直挖出一個一人深的大坑,卻什麼也沒有找到,他絕望地癱倒在坑裏。

天下起了滂沱大雨,翟雲山蘇醒了,一道閃電劃破漆黑的夜空,翟雲山領悟了父親的良苦用心。從此,他辛勤耕耘,家境變得富裕寬綽,可就在兒子十三歲那年,一場暴病,翟雲山撒手西去。

一年過後,盲人劉仙來到他們家,自稱能神機妙算。母親讓他給兒子摸骨相。他用顫抖的手在兒子身上摸後,驚愕地說,了不得,了不得呀!這孩子骨相貴不可言,有封侯拜相之命啊!

劉仙走後,母親變賣家產,帶兒子趕赴京都,精習學業。母親靠編草鞋供養兒子讀書。兒子十年寒窗中了狀元,後來官居丞相之位。兒子找到劉仙重謝,劉仙弄清來意後仰天大笑,他說,這一切都是你父親翟雲山臨終前托付給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