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啟龍點頭說:“嗯,這是好事呀,怎麼會有困難?”
袁天南說道:“是這樣的,我來之後,區長讓我兼任征遷辦主任,負責一個叫泗河村的城中村拆遷,計劃在原址建一個商業中心。”
王啟龍說:“嗯嗯,這是好事呀。”
袁天南說道:“是好事,但是好事多磨。拆遷完成之後,就開始挖埋排水管線的溝渠,但是就在剛剛開挖的時候,卻被我發現了那個地方的地下,居然埋著一個古代的城池!”
王啟龍一怔:“你說啥,下麵有一個古代的城池?”
袁天南點點頭,王啟龍再問:“你是說這個古代的城池被……不是,你是怎麼發現的?”
袁天南笑道:“就是我去巡查的時候發現的,我可告訴您,這個城池不是普通的城池,而是距今三千年的周朝的城池,裏麵的東西……這麼說吧,其價值要比秦始皇的兵馬俑還要珍貴!”
“是不是啊?”王啟龍感到難以置信。
的確,秦始皇的兵馬俑堪稱是我國古代的奇跡,要是這個周朝的城池比兵馬俑還要珍貴,那就太過逆天了。
袁天南說道:“周朝是我國古代時間跨度最大的王朝,尤其是西周的時候,更是非常繁華,當時的科技水平已經很高了。”
王啟龍饒有興味地問道:“聽你這麼說,應該對曆史非常了解,和我說說看,周朝最主要的科技是什麼?”
“好的”,袁天南想了想就緩緩地說道:“周王朝很重視手工業生產。周王室和諸侯公室都擁有各種手工業作坊,有眾多的具有專門技藝的工匠,號稱為‘百工’。這些作坊和工匠,都由官府統一管理。”
“西周時期,一些主要的手工業生產部門都有比較顯著的進步。青銅器鑄造仍然是手工業生產的重要部門。西周初年鑄造的青銅器,其形製、紋飾和品種和商末大致相似。周康王以後,才逐漸推陳出新,表現出一些新的風格和特色。”
“西周青銅器鑄造的地域分布,比商代要廣泛得多。周王室和諸侯公室,乃至一般貴族,都擁有規模大小不等的銅器鑄造作坊,乃至影響到比較邊遠的少數民族地區。因此,這個時期的青銅器,既有共同的風格,又在一定程度上顯示出某些地方性的特色。西周青銅器的數量遠遠超過商代。曆代出土的西周青銅禮器、用具、兵器、工具、飾物,數以千計,更有成批的出土。”
“西周青銅器的類型比商代有了顯著變化。有些商代常見的器物,如酒器中的方彝、卣、觚、爵等,逐漸減少或絕滅,新器物又不斷出現,如樂器中的鍾,兵器中的戟、劍等。”
袁天南說到這,感到口渴,喝了一口茶才繼續說道:“器物紋飾從繁縟趨於簡易,逐漸減少了過去所帶有的神秘色彩,器壁也從厚重而趨於輕巧。陶瓷器的製作,西周時期有突出的發展。在一些西周遺址和墓葬中,都發現了原始瓷器,有簋、豆、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