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黃香扇枕溫衾(1 / 1)

黃香扇枕溫衾

成語新說·封麵故事

作者:張明

東漢年間,江夏安陸有個才智出眾、品格端方,以孝行名聞天下的少年,名叫黃香。黃香小時候,家中生活很貧苦。在他九歲時,母親就不幸去世了。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親生病期間,小黃香一直不離左右,守護在媽媽的病床前。

黃香從小就與母親感情深厚,母親去世後黃香非常悲傷,日日夜夜思念母親。在白天他甚至因思母心切而將別人的背影當成自己的母親;夜裏則會在夢中呼喚母親。安葬母親後,因十分懷念母親,黃香就在母親墳前蓋了一個草廬。他白天幫父親勞作,夜晚在草廬裏一邊守墓,一邊挑燈夜讀。這一守就是三年,左鄰右舍以至全鄉的人都知道了這件事情,沒有一個人不稱讚他是孝子。

母親死了不能複生,黃香便將全部的孝心都用在了父親身上,一心一意地侍奉父親。為了讓父親少操心,他學會了以前由母親料理的所有家務活,主動地做家務,非常勤勞,從不叫苦叫累。

那時生活條件很艱苦,冬季農戶家裏沒有任何取暖的設備,到了夜裏特別寒冷。一天,黃香晚上讀書時,捧著書卷的手一會兒就凍得冰涼冰涼的。他想,這麼冷的天,父親一定很冷。父親白天幹了一天的活,晚上又這麼冷,怎能睡好覺呢?想到這裏,黃香心裏很不安。為讓父親少挨冷受凍,他便悄悄來到父親的房裏,給他鋪好被,然後脫了衣服,鑽進父親的被窩,用自己的體溫去溫暖冰冷的被窩,待被窩暖和了,這才招呼父親睡下。

黃香用自己的孝心,暖了父親的心。黃香溫席的故事,就這樣傳開了,街坊鄰居人人誇獎黃香。

轉眼間到了夏天,天氣異常的悶熱,黃香家的房子又低矮,蚊蠅又多,到了晚上,人們都在院裏乘涼,每人不停地搖著手中的大蒲扇,可仍不覺得涼快。

入夜了,大家也都困了,準備到房子裏去睡覺。

“香兒哪去了?香兒……”父親這才發覺黃香沒在這裏,忙提高嗓門喊他。

“父親,我在這兒呢。”黃香聽到父親喊他,邊答應邊從父親的房中跑出來。隻見他滿頭的汗,手裏還拿著一把大蒲扇。

“大熱天的,不到外麵乘涼,你在房子裏幹什麼呢?”父親心疼地問。

“屋裏太熱,蚊子又多,我用扇子扇一扇,把蚊蟲趕跑,屋子也顯得涼快些,這樣您好睡覺啊。”黃香說。

父親感動得一把摟住黃香:“真是我的好孩子!為了讓我涼快你卻熱得出了一身的汗呀!”以後,黃香為了讓父親休息好,晚飯後,總是拿著扇子,把蚊蠅扇跑,還要扇涼父親睡覺的床和枕頭,使勞累一天的父親早些入睡。

他的舉動感動了鄉人,人們說:“能孝敬父母的人,也一定懂得愛百姓,愛自己的國家。”孝名傳到了當時江夏的太守劉護那裏,太守見他小小年紀,已懂得如此孝親,特地把他召到郡府,授他“門下孝子”的美名,並向朝廷表奏,讚揚他的孝行。那年,黃香才十二歲。而這時的黃香,已經博覽群書,能寫出一手漂亮的文章,顯露出他過人的才華。

黃香的聲名傳到了京師,人們稱譽他是“天下無雙的江夏黃童”,甚至連漢章帝也知道了黃香的大名。漢章帝派人賜給他《孟子》和《淮南子》各一部,鼓勵他努力讀書。不久,漢章帝下詔召黃香進宮,詔令允許他到宮中修撰史書的東觀閣飽覽民間無法讀到的珍貴典籍。

後來,黃香在漢安帝時出任魏郡太守。當地遭受水災,許多百姓家園被洪水衝垮,無家可歸,缺吃少穿,黃香盡其所能,散盡家財,救濟災民,受到魏郡百姓的擁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