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春風似剪刀

卷首語

作者:才凡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借用唐代大詩人賀知章的名句,用《詠柳》的剪刀來盤點去歲鐵路文壇的風景,可以說是平淡的之中不乏亮色,冬天裏也有眩目的彩虹。

去年在北京冬日的午後,陽光慵懶,卻有詩意在蕩漾。在研討會上,葉延濱、梁鴻鷹、藍野、方文等40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的評論家、詩人、作家們和京滬高鐵的建設者歡聚一堂,討論李木馬、張風奇、李金桃、張毅等奉獻出的3200多行的長詩《大地飛虹——京滬高速鐵路詩報告》,應當是最具代表的一抹嫣紅。淡妝濃墨,彩頭不少。陳久泉的散文集《瓜瓞蕃海》在榮獲吉林省第十屆長白山文藝獎後,又榮獲了吉林省第三屆文學獎。姚洪良的長篇小說小說《在路上》主要描寫鐵路職工開拓創業精神,此作一經出版就得到社會的關注,榮獲內蒙古自治區第十一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田湘的詩歌100首《放不下》詩集由廣西出版社出版。馮文超在青藏鐵路延伸線拉日鐵路沿線采風創作的散文《雅魯藏布第一橋》在《人民日報》刊發。去年,在《中國鐵路文藝》刊發的小說、散文被《小說選刊》、《讀者》等全國主流刊物選登16篇,康燕芬的小說《姐妹》經轉載後引起廣泛好評。很有特色的,當屬正在崛起鐵路中青年創作群體,特別是曆次參加中國作協魯迅文學院中青年高級研修班的多名鐵路作家斬獲頗豐。李小重的小說《發現》刊登在《啄木鳥》第3期頭題,長篇小說《危局》獲金盾文學獎。黃麗榮的短篇小說《正月》被《小說選刊》第九期選用。由魏術學擔任總編劇的56集動畫片《草原豆思》在中央電視台少兒頻道首播。雲南省作家協會主辦的《邊疆文學》月刊第3、4期以兩期合刊30萬字的超大容量推出了《70後作家短篇小說專號》,中國作家網、《文藝報》專門載文進行重點評介。如“邊疆開篇”刊載的是郝煒華的《山中有隻狼》中,描寫善良仁慈的鐵路工人荊金泉與勢利的前妻格格不入;此後,荊金泉竟然與巡道時救起的一隻狼建立了深厚情誼,表達了作者希冀人與自然、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美好願望。李金桃的《喝酒》寫村長三番五次請葛大喝酒來擺平告狀,小說出人意料的結尾,使作品的品質得到提升,留給讀者以更大有思考的空間。黃華在“魯十八”入學不久,就在《文藝報》上發表了反映鐵路工人生活的《愛情保鮮》,引起文學評論界的關注。

鐵路藝壇同樣可圈可點。中國鐵路文聯美術分會在京成立,首屆美協理事中不僅在鐵路畫壇如日中天,在社會上名氣大振的也不乏其人。王作仁的國畫《冠軍風采》入選倫敦奧林匹克美術大會優秀作品展覽,並應邀去倫敦參加了奧運會開幕式。10名鐵路資深攝影家到京滬高鐵拍攝,並在9月份平遙國際攝影節期間舉辦《京滬高鐵掠影》專題展。中國鐵路書協組織選送25位鐵路書畫家的25幅作品參加全國第三屆職工藝術節書畫展,其中有多幅作品獲獎。潘傳賢參加中國書法家協會代表團赴澳大利亞進行訪問交流。

話回開頭,借用《大地飛虹》作品研討會的專家所言,鐵路文藝工作者應該多寫鐵路,寫好鐵路,把鐵路改革發展的亮點和深度寫出來,留下文學藝術的記錄。盡管我們的作品仍遜色於鐵路現場的那種震撼,為此才更需要不懈努力,點染出“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的鐵路文苑的無邊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