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愷用實力“訂製”的人生
封麵故事
作者:郭嘉
關鍵詞:
走紅、幸運、努力
我喜歡表演,很好玩!我可以每天到大街上去觀察生活,模仿各種動物,去研究不同人們的生活習慣,我覺得比做學術搞科研要輕鬆。
很小的時候鄭愷就展現出了表演天賦,那時候每逢過年,家裏人總是讓他表演節目,像小品、唱歌、講故事……他總能把歡樂帶給家人,不過他從沒想過把表演當做自己的事業。可是,人生就是這樣充滿了不可預測性,高三時鄭愷本打算出國留學,老師的一個建議讓他決定參加高考。因為從小到大對表演有興趣,鄭愷就想幹脆先考個戲劇學院吧。“因為我是上海人,所以當時隻知道上海有個戲劇學院,決定去那兒試一下。”沒想到他竟然以一首王力宏的《愛的就是你》考到了三試,並最終被錄取。
從《致青春》到《非常幸運》,再到《私人訂製》,在外人看來鄭愷真的很幸運,能夠出演大導演的戲,和知名演員合作。但是在“幸運”背後,鄭愷付出了相當多的努力,他說:“隻有非常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到現在為止,他拍了差不多三十部戲,演了三十個角色。所以2013年,當麵對趙薇、章子怡、馮小剛的時候,他可以很有自信的把他們提出的要求展現的恰到好處,“好多人問我,為什麼你能莫名其妙的出演那麼多大製作的電影,我隻是想說,正因為前麵有那麼多的積累和付出,所以到關鍵時刻我才能夠發揮出來。”正所謂厚積薄發,就是這個道理。
鄭愷回憶自己曾三天不睡覺,連續拍廣告,而且在自己從廣告圈走入演藝圈拍戲時,有一段時間十分討厭自己誇張又張牙舞爪的表演狀態,他認為好的演員必須是要沉靜下來的,鄭愷說自己是幸運的,和這麼多知名導演、演員的合作,讓他取長補短,學到了很多東西,也讓他的表演得到了長足的進步。說到一路走過來的曆程,鄭愷的言語中透著率真和自信,“我就是我的產品,我學習、我看書、我健身,這些都是為了更加豐富我自己這個品牌,這樣才能更好地把自己推銷出去。”
雖然鄭愷的走紅沒有來得驚天動地,至少還沒有被粉絲擠到走不出車,被尖叫聲嚇到,對鄭愷來說,他的走紅得到了市場的認可,想著這小哥還不錯,再是讓大導演們對他另眼相看,馮小剛就是其中一位。說道能夠出演馮導的《私人訂製》,鄭愷的言語中充滿了自豪感,“我是通過試戲得到的這個角色,當時試戲的時候演的並不是‘馬青’的戲份,而是白百何和範偉老師搭檔的一段戲份。那段戲台詞比較長,內容豐富,能夠展現出演員的表演功底。”鄭愷說當時試戲經曆了很多的“磨難”,不過當他把馮導的要求都一一展現出來,最後馮導說出“小夥子不錯,留一下年後的時間”的時候,鄭愷笑了,心底裏早已樂開了花。
關鍵詞:
《私人訂製》、馮導、圓夢
“《私人訂製》我覺得是當時當下最符合現代人想法和生活狀態的一部戲。在裏邊有很多的人來尋找他們的夢想,這個夢想不是未來的,而是現在的,觀眾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如今電影《私人訂製》已經上映,票房一路看漲。現在回過頭,再說起拍攝之初的事情,鄭愷依舊感觸很多,“記得剛開始的時候,我甚至懷疑過自己到底會不會演戲。因為第一天我們拍完的時候,跟導演組一起看回放,我突然感覺自己跟其他演員的狀態不太一樣,好像戲演的有點‘過’。因為馮氏喜劇其實要不動聲色的在不經意間透露出幽默,同時要建立在真實的交流之上,但是又不能太誇張。所以拍攝結束後我就打電話給朋友,他們也安慰我說別緊張,沉下來,不要扭著勁兒去演,要放鬆地去演喜劇。其實馮導也是這樣說的,‘我的喜劇首先就是要真實’。幾天後,我慢慢找到了感覺。”
在鄭愷看來,馮導並不是一個嚴厲的導演,對演員很和善。“有時候拍完戲沒什麼事情,大家就會一塊兒吃飯,馮導有時候也會過來,他會給我們講以前跟優哥(葛優)的一些經曆。有時候我們在劇組呆著,導演就會說,‘演員們過來對個詞兒吧!’馮導會說一些他過去的經曆,很好玩,但是你能從中感受到他對劇本、對電影、對藝術的熱情,一聊到戲就可以忘記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