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德文郡:英格蘭西南部的一個郡。埃克塞特是德文郡的郡治所在。
[2]育兒茶:英國中上層階級傳統習慣由家庭中的成年人陪小孩一起享用下午茶點,通常有三明治、麵包、牛奶等。雖然叫作“茶”,其實飲料中並不包含茶水。
[3]四福音使徒的徽記:四福音使徒即四部介紹耶穌生平的書的作者:馬太、約翰、馬可和路加。他們固定的象征圖案分別為:人、鷹、獅子、牛。
[4]國教大會:英國國教成員一年一度的集會,包含宗教和藝術展覽。
[5]堅信禮:基督教傳統,孩子十三歲後需要經此禮才可成為正式教徒。
[6]俾斯麥:政治家,德意誌帝國首任宰相,以“鐵血政策”聞名。
[7]聖經引文:新約《馬太福音》第22章中,耶穌曾說:“該撒的物當歸給該撒,神的物當歸給神。”意思是人世的事情應該由人來處理。
[8]無言歌:一種抒情的歌唱性曲子。作曲家門德爾鬆是無言歌首創者,於1830至1845年創作了四十九首,均為鋼琴曲。下文兩首都屬於英國耳熟能詳的歌曲。
[9]雙陸棋:雙方各十五枚棋子,擲骰子定步數,率先到終點者為贏。
[10]法衣室:教堂內存放牧師禮服的屋子,牧師也會在此更衣。
[11]弗羅林:英國1849年發行的銀幣,價值十分之一鎊。
[12]牛津宗教複興運動:十九世紀中期,由牛津大學部分教授發起的宗教複興運動,被稱為“牛津運動”,強調英國國教中的天主教傳統。亨利·愛德華·曼寧是英國聖公會牧師。他是牛津運動主要教士之一,曾擔任英國紅衣主教。
[13]低教會派:始於十八世紀早期,用來與“高教會派”對立。反對過高地強調教會的權威,對宗教組織和相關儀式很不重視。
[14]布洛涅:法國北部的港口城市,瀕臨英吉利海峽。
[15]引語:“The devil finds work for idle hands to do.”為英國民諺。
[16]主顯節:慶祝耶穌向世人顯現的節日,時間為每年的一月六日。
[17]聖地:聖經中耶穌的誕生地,即巴勒斯坦。
[18]拜倫:十九世紀英國詩人。夏多布裏昂:十九世紀法國作家。
[19]君士坦丁堡:土耳其城市伊斯坦布爾的舊名,曾是東羅馬帝都。
[20]《蘭卡夏郡的女巫》:英國作家安斯沃思的小說,於1849年出版。《令人欽佩的克林齊頓》:蘇格蘭作家巴裏於1902年創作的劇本。
[21]撒母耳:先知,敬畏神不作惡,是聖經中極少的無罪之人。
[22]名譽教士:大教堂的牧師,但不拿俸祿,也不享有投票權。
[23]《男童報》:1879至1967年英國麵向青少年的故事性報刊。《羅斯林中學的埃裏克》:作者法勒,講述一個住宿中學男孩的故事,出版於1858年。
[24]六英尺高:約合1.82米。美國44任總統奧巴馬身高六英尺一英寸。
[25]聖靈節:也稱五旬節,是基督教為紀念耶穌複活後差遣聖靈降臨而舉行的慶祝節日。漢普特斯西斯公園是倫敦最大的一片綠地。
[26]克朗:一克朗相當於英國舊幣值的五先令硬幣。
[27]聖經引文:馬太福音21:21、21:22中,耶穌詛咒一棵路旁的無花果樹,第二天門徒發現樹連根都幹枯了。
[28]幸運骨:禽鳥胸部呈Y字形的骨頭,被稱為“幸運骨”“許願骨”,由兩個人一起掰斷,誰手裏剩下的比較長,誰的願望就能成真。
[29]荷馬和維吉爾:古代詩人,作品被奉為經典,分別來自希臘和羅馬。
[30]比肯斯菲爾德勳爵:英國保守黨領袖,兩度出任英國首相,推崇殖民擴張主義。亞西比德:雅典政治家,曾發動對西西裏的冒險遠征,個性張揚跋扈。
[31]威廉·尤爾特·格萊斯頓:曾作為自由黨人四次出任英國首相。
[32]李維:古羅馬曆史學家、文學家。著有《羅馬史》,為經典著作。
[33]戈登:維多利亞時代的工兵上將。熱衷於殖民主義,曾研究宗教。
[34]格拉古:為兩兄弟,羅馬共和國時期的政治家,推行了重要的改革。
[35]酒神劇場:即狄俄尼索斯劇院,狄俄尼索斯是希臘的葡萄酒神。
[36]薩拉米斯島:希臘島嶼,位於愛琴海。梭倫曾率軍奪回此處。
[37]佩魯吉諾:意大利文藝複興時代畫家,擅長風景、人物及宗教題材。
[38]馬克:德意誌曆史上的貨幣單位,後期讓位於歐元。
[39]五朔節:德國的傳統節日,即四月的最後一個晚上。
[40]易卜生:挪威戲劇家,《玩偶之家》是其代表作,主人公“娜拉”。
[41]瓦格納:德國作曲家和劇作家,歌劇史上的一位巨匠和標誌性人物。
[42]多尼采蒂:意大利作曲家,浪漫主義歌劇的代表人物,以多產著稱。
[43]加裏巴爾迪:意大利政治家,致力於意大利統一,是建國三傑之一。
[44]五月酒:德國人習慣在春天喝的一種葡萄酒,配香草、水果等。
[45]沃特·佩特:英國作家、批評家,代表作哲理小說《馬裏烏斯》。
[46]《理查·弗浮萊爾》:十九世紀英國小說家梅雷迪斯的長篇小說。
[47]《包法利夫人》:十九世紀法國作家福樓拜的成名作和代表作。
[48]魏爾倫:十九世紀法國詩人,象征派詩歌代表人物,當時享有盛名。
[49]但丁:意大利詩人,文藝複興開拓者之一。代表作《神曲》。
[50]馬修·阿諾德:十九世紀英國詩人、評論家。
[51]愛德華·菲茨傑拉德:十九世紀英國詩人、翻譯家,譯介了波斯詩人哈亞姆的作品。哈亞姆又譯莪默·伽亞謨,《魯拜集》作者,亦是哲學家和天文學家。
[52]三一學院:劍橋大學代表學院之一,畢業生包括牛頓、培根等人。
[53]羅伯特·勃朗寧和阿爾弗雷德·丁尼生:均為英國著名詩人。
[54]約翰·亨利·紐曼:英國基督教聖公會內部牛津運動領袖,後改奉天主教。1845年正式加入天主教會,後升任神父和紅衣主教。其代表著作《為吾生辯》講述了自己宗教信仰變化的經過,廣受天主教人士讚譽。
[55]麥考利·巴賓頓:出生於蘇格蘭貴族家庭,畢業於劍橋大學,輝格黨派(Whig,即日後的自由黨)人士,英國著名政治家、曆史學家。
[56]引詩:自英國教育家、詩人威廉·考利的詩歌《赫拉克利特》。赫拉克利特是古希臘學者、哲學家,前蘇格拉底哲學的重要人物。
[57]肯辛頓廣場:位於倫敦西部,肯辛頓宮是現今劍橋公爵的居處。
[58]喬治·梅雷迪斯:英國小說家、詩人。以人物心理刻畫見長。
[59]約翰·羅斯金:英國作家、藝術評論家。1843年因所著的《現代畫家》一書而成名,書中高度讚揚了威廉·特納的畫作。
[60]天啟教:指三個世界性宗教: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
[61]安東·魯賓斯坦:俄羅斯猶太裔鋼琴家,代表作《F大調旋律》。
[62]奧拉托利會:天主教的一個宗教協會,成立於1575年。
[63]聖安瑟倫和聖奧古斯丁:同為中世紀教士、神學家。
[64]羅塞蒂:英國女詩人,其作品題材範圍和創作質量均首屈一指。
[65]伯裏克利和菲迪亞斯:伯裏克利是古希臘政治家,執政官任上開拓了民主政治的輝煌時代。菲迪亞斯是希臘雕塑家、設計師。兩人共同代表希臘的輝煌。
[66]教皇的羅馬:即梵蒂岡,為教皇的駐地所在。
[67]費舍爾:德國哲學家、史學家、評論家。1850年起在海德堡講學。
[68]《塞京根的號手》:德國詩人、小說家約瑟夫·謝菲爾的代表作。
[69]威廉·莫裏斯:十九世紀英國設計師、詩人,早期社會主義活動家。
[70]科奎林:法國名演員,表現派,擅長喜劇,著有《演員的藝術》。
[71]都德:法國小說家,《薩芙》是他1884年出版的小說作品。
[72]莫泊桑:法國作家,與契訶夫、歐·亨利並稱三大短篇小說家。
[73]馬斯內:法國作曲家,自幼學習鋼琴,後進入巴黎音樂學院學習。
[74]本傑明·戈達德:法國作曲家、小提琴家。
[75]奧古斯塔·霍爾姆斯:法國作曲家、作詞家。
[76]克裏奧帕特拉:人稱“埃及豔後”,是愷撒和安東尼的情人。
[77]《波希米亞人的生活》:法國作家繆爾熱作品,後由普契尼改編為歌劇。
[78]路易·菲利普時代:十九世紀三四十年代,路易是當時的法國皇帝。
[79]露西·費弗雷爾和克拉拉·米德爾頓:二人均為梅雷迪斯小說的主人公,分別來自《理查·費弗雷爾的苦難》和《利己主義者》。
[80]拉迪亞德·吉卜林:英國小說家,以描寫印度風土人情而聞名。
[81]達夫尼斯和克洛伊:古希臘田園傳奇中被後人視作楷模的情侶。達夫尼斯是個牧羊人,克洛伊是田園詩中的牧羊女,兩人曆經重重磨難,終成眷屬。
[82]巴恩斯:地名,倫敦的一個區域,位於西南部的泰晤士河沿岸。
[83]雜耍劇院:英國專門上演滑稽劇,並提供色情荒誕演出的劇院。
[84]雜果餡餅:英國聖誕節的傳統甜點。
[85]“h”的發音:英國上流階層的人士會格外注意字母“h”的發音,而這也是區分社會階層和受教育水平的標誌之一。
[86]加來:法國北部的港口城市,與英國的多佛港隔英吉利海峽相望。
[87]紅磨坊:位於城北蒙馬特高地腳下,是巴黎最有名的歌舞表演廳之一。
[88]女神遊樂廳:又稱情人遊樂場,以異國風情歌舞和脫衣舞聞名。
[89]瓦薩裏:意大利畫家、美術史家,被譽為美術教育奠基人。
[90]柯勒喬:本名為安托尼奧·阿萊裏,十六世紀早期的創新派畫家,也是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最偉大的畫家之一,其作品以聖壇畫、宗教繪畫為主。
[91]金鎊:英國發行的麵值一英鎊的金幣。
[92]碼:英製長度單位,1碼=3英尺。
[93]克勞德·莫奈:法國印象派代表畫家,是印象派的創始人之一。
[94]愛德華·馬奈:法國印象派奠基人之一。
[95]皮耶爾·雷諾阿:法國印象派畫家、雕刻家。以人像見長。
[96]卡米耶·畢沙羅:法國印象派大師,有印象派“米勒”之稱。
[97]德加:法國印象派畫家,知名的題材包括女性肖像和賽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