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回 久別重逢(1 / 2)

“孩子,你還活著!這些年你都去了哪裏?叫我找的好苦啊!”嘴唇顫抖了幾下,竟然哭出聲來。

目睹恩公淚如雨下,楊思明一時激動難抑,驀地撲入他胸懷,二人心中悲喜不自勝,淚水倏然滑落。四臂交纏,一老一小站在大門口相擁而泣。

郭大壯、郭瑤琳見到此番情景,不免為之動情,也在擦拭著眼淚。

過了好一陣子,趙員外突然將楊思明推開,笑道:“久別重逢,本應是喜事。我們幹嘛要哭哭啼啼?況且還有客人,走!都屋裏請!”

楊思明抹了一把眼淚,相互介紹一番,郭家爺倆趕忙上前行禮,便跟隨趙員外進了院子。

下人們見有客人到來,趕忙牽過馬匹拉到馬棚裏喂養。

趙員外把三個人引到客廳,當即吩咐下人置酒造席。吩咐完畢,趙員外來到楊思明的身旁坐下,問道:“這些年你去了哪裏?”

楊思明便把那天如何拾柴,突遇風暴,生死關頭,得到神明護佑。後來如何去了清風山學藝等諸多事情詳細地講了一遍。

趙員外聽完,長長地吸了一口涼氣,半晌才說道:“古人雲: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況且我賢侄有神明護佑,將來必定顯貴。不知你們三個要去哪裏?”

楊思明道:“目下金宋兩軍正在開兵見仗。師傅有過叫我報國的遺訓,故此南下充軍,報效祖國。”

趙員外聽了,輕輕地搖了搖頭,很不讚同地說道:

“眼下金兵已經兵臨京城,大宋出現不少的奸臣,據小道消息,聽說大宋的皇帝都被金兵生擒活捉。大廈將傾,非一木能撐啊!況且南方的難民都在往北方跑,說明金太宗並非無道昏君,如果你在挑起戰爭,百姓還會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三個人都覺得趙員外的話不無道理,相互看了一眼對方。

楊思明扭動了一下身子,對郭大壯道:“在青柳鎮客棧,玲兒曾經和師傅辯論過此事,當時師傅並未絕對要我這樣做,不知為什麼,師傅臨升天之時,特意和我說了這番話,我也不知如何才好。”

靜默了好一陣子,趙員外突然說道:“既然你師傅要你南下,必定有他的道理。這樣吧,你們既然都已經出來了,不妨就去試試。你大哥趙龍在雲南趙州為官,我給你寫一封親筆信,你就先投奔他,至少還有個落腳之地。如果你覺得合適、意義很大,你就留下。你要是覺得沒意義,就回來,等於南下遊曆一趟。”

趙員外對自己如同父母,楊思明十分感激,激動地說道:“伯父對我恩重如山,侄兒感恩不盡,日後不知如何報答。”

趙員外微微一笑道:“要想報答我,那很簡單。就是日後不想在外闖蕩的時候,到我府上來,為我打點一下生意。”

楊思明笑道:“員外還是在幫我。”

趙員外擺了擺手道:“我的話都是實話。”

他把頭探到楊思明的臉前,低聲說道:“近二年你伯母病故,你大哥又去關裏當差,家中隻剩下你二哥趙鵬。我年歲已高,本想晚年享一享清福,就把家中的生意交給你二哥掌管,沒想到這小子才學平庸,一向狂妄自大,目中無人。自他掌管生意後,合作的夥伴越來越少,生意屢做屢賠。我本打算重新出山,你那個二伯母又橫撥豎擋,因此家中爭執不斷,你要能留下,伯父能不樂意嗎?”

正要答話,二公子趙鵬走了進來,隻見他歪戴著一頂紅頭巾,身穿一領素白繡花長袍,披著大紅坎肩,腰紮赤金軟腰帶,腳穿黃色的皮靴,挺著胸膛大喇喇地走了進來。

三個人急忙站起身來,趙鵬看了一眼楊思明一眼:“你不是被我爹救過的叫花子嗎?怎麼沒地方吃飯啦?到我家混飯吃來了?”

扭頭看了一眼郭瑤琳,見她姿色絕佳:“呦!這個妞子不錯,她可以留下來。”

郭瑤琳看了一眼楊思明,把身子向他這邊靠了靠。楊思明震動地抬起了眼睛,苦澀至極地看了趙鵬一眼,簡直不敢相信這是他所熟悉的二哥趙鵬。

趙員外勃然大怒,“啪”的一拍桌子,喝道:“你這個畜生!不許你滿嘴噴糞!給我滾出去!”

趙鵬把脖子一歪,看了看趙員外,然後冷笑了幾聲:“爹爹切莫動怒,我這就滾。”把門一摔,氣呼呼的走出了房門。

趙員外指著他的背影,苦澀地道:“就他這樣的人,能幹什麼?!”

楊思明隻能溫言相勸,說了一會兒別的,這時丫鬟走了進來,鞠躬行禮,“老爺,請到廳房去用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