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們也積極響應,毫不吝嗇,有錢的出錢,沒錢的拿物,一時間,這農家小院裏擺滿了貨物。
暖陽高照,天空晴朗,郭家、周家的屋子裏都擺放著酒桌,全村百姓圍坐在一起。
起初擔心司馬自強日後會來報複,當得知官府會出兵的消息後,所有的後顧之憂一掃而光,個個麵容露笑,也有了百倍的精神。
一頓飯足足吃了一個多時辰,歡聲笑語仍不散去。楊思明和白小玲對這裏的村民們頗有好感,既善良又誠實,隻是覺得家家都很清苦。
二人商議了一番,想要把繳獲的銀兩、布匹、馬匹、車輛等分給村民。
但畢財物都寄存在郭家,況且郭德厚、郭大壯、周二又功不可沒,兩個人又不好開口,猶豫了半天,便把郭德厚、郭大壯、周二叫一旁。
楊思明尷尬地一笑道:“我把三位叫來有事情和你們商量一下。”
郭大壯性格直爽,開口說道:“有什麼事直說唄!你今天怎麼整出婆婆媽媽的樣子來。”
楊思明再次一笑道:“我見鄉親們家家都很清貧,想把我們今天繳獲的一些財務分給他們一點。你們出力最多,當然多給你們分點了。”
郭大壯不屑地道:“我以為什麼事呢!你聽聽我姐夫是什麼意思。”
郭德厚道:“是你們倆救了我的一家,我哪能還收銀子?況且楊英雄之前還給過我不少銀子,這些繳獲的財物我更不能要了。不但不要,我還要把之前收下的彩禮分給大家!”
楊思明見郭德厚是個闊達之人,也沒說什麼,便把目光移到郭大壯和周二的身上。
郭大壯一笑道:“你不用看我倆,銀子我是不要,但有件事情必須得答應我。”
楊思明問道:“什麼事?說吧。”
郭大壯道:“我想跟你一起闖蕩江湖!”
楊思明心裏暗道:“我山上儲存大量金銀財寶,就想招兵買馬,報效祖國。郭大壯是一條鐵錚錚的漢子,如果跟隨我,日後必有大用。”
想到這,當即說道:“隻要你們不怕跟我吃苦受罪,我就帶上你。”
郭大壯高興不已。白小玲卻白了楊思明一眼,拉著長聲說道:“楊思明,你又在和我耍心眼是不是?”
楊思明知道她話有所指,一笑道:“我隻是帶郭大哥去暖陽穀。”
白小玲道:“不行,等三箭客回來,咱們就一起去邊關,去見我的父親。”說完轉身就走了。
楊思明把頭輕輕地搖晃了一下,衝著三位一笑,道:“咱們還是說正事。”
笑了笑,接著說道:既然郭伯父有這種想法,那就把村民召集在一起,把銀子和布匹分給大家,也算我們累積一份功德。”
當下郭大壯轉過身子,扯著嗓子喊道:“大營子的村民都聽著!咱這位楊英雄行善積德,要給諸位發銀子,每家都來一個管事的。別忘了楊思明和白姑娘的恩德呀!”
山村很小,總共才四十多戶人家,每戶分得四兩銀子和八尺布料。馬匹車輛暫時歸周、郭兩戶人掌管,供全村子人使用。
當時的四兩銀子,相當於現代的八百元錢,對於這裏的村民來說,相當於他們一年多的收入。平白無故多掙一年的工錢,村民們此刻的心情可想而知。
白小玲、郭瑤琳忙著扯布。楊思明、郭德厚用秤分銀子,郭大壯、周二一邊維護秩序,郭家小院裏的笑聲一直沒有停止過。
村民們手裏捧著布料和銀子,熱淚盈眶,紛紛上前鞠躬道謝。
郭大壯見他們感謝起來沒完沒了,便說道:“領完的都回家吧,別把銀子在弄丟了!有沒來的通知一聲。”
相親們為了感謝二位少俠的施舍,一路上把布料和銀子都高高托起,以表示內心的感謝之情。
萬安寺一夥山賊被清剿,附近的村村寨寨也過上了安樂祥和的日子。兩位少俠仗義出手的事跡很快傳出,周邊的百姓無不感謝。
人在做,天在看。楊思明累積一個一個的功德,不但百姓受益,壓在功德山下的媽媽也成了受益者。
起初香玲和兩個丫鬟隻能擠在三尺多寬三尺多高冰冷的石窟裏,擁擠不堪,饑渴難耐,簡直是生不如死。
自楊思明下山以來,鏟奸除惡,行俠濟世,累積無數的功德,上天憐憫,累積一個功德,封印她們的石窟就會擴大半尺。
而且洞頂上不斷有清泉滴落,時常還有許多野果子隨風飄入洞中,雖然不能解渴解餓,但最起碼能延緩生命。
閑言少敘,接下來就是等待三箭客和李家母女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