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天龍身為兄長,又是一鄉之長,自然先站起來講話,他緩緩地說道:
“擔驚受怕的一幕總算過去了,我弟弟天成能平安的回來,比什麼都高興!這一切都得歸功於楊思明楊公子,沒有他的仗義相助,後果可不堪設想了。我和天成代表於家老老少少,敬楊公子一杯!”
楊思明道:“既然二位長輩敬酒,那晚輩就恭敬不如從命了!”酒杯相碰,然後一飲而盡!
於天龍放下了酒杯,扭頭環顧四下,好像尋找什麼似的,突然叫道:“彩珠!彩珠!”
於彩珠此時沒在廳裏,正在走廊裏和丫鬟交代事情,聽到喊聲,她跑了進來,笑靨如花地問道:“伯父,又什麼吩咐!”
於天龍用讚賞的目光,看了看眼前這位亭亭玉立的大侄女,親切地叫道:“彩珠啊,你是這位楊公子把你從魔穴中拉了回來的,今天又舍寶取義,救了你父親,你可要好好感謝感謝人家啊!”
於彩珠點了點頭,轉身來到楊思明的麵前,低著頭,絲絨般的睫毛閃動了幾下,沒說話,卻從衣兜裏掏出一樣東西來。
在坐的人伸頭望去,頓時一驚,竟是一個精致的小荷包。
雙手捧送到楊思明的麵前,輕聲說道:“楊兄弟,這是我親手繡的荷包,如若不嫌,敬請收下。”
連日來和楊思明最接近的,除了於夫人以外,就是於彩珠,尤其在妖洞中敲鑼就下自己的一幕,曆曆在目。
雖然沒有長篇交談過,偶爾也會幽默地開了個玩笑,彼此頗為好感,在楊思明的心裏,早已把她當成姐姐了。
今日於彩珠當眾以禮物相送,他並不知所為哪般,見是個荷包,並不貴重,自然也不多想,毫不由於地伸出了雙手。
就在他接過禮物的一瞬間,在場的人們突然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掌聲。尤其那張桌子上的幾個年輕人,更為狂熱,一股身站了起來,舉臂鼓掌,“哦”的一聲,發出極為震驚的哄吼。
楊思明感覺有些不對,登時呆立在當場,心想:“難道這荷包的背後有什麼說道嗎?”
荷包也叫荷囊,諸如錢袋、扇袋、鏡袋或香包之類的東西,用來盛裝零星細物的,當時北漢(現代的山西省大部)繡荷包最為流行。
閑暇時節,女人們都會操起針線、布料、描紅繪繡,母親、姊妹之間,通過刺繡形成一種思想和感情交流。
於彩珠正當芳齡來臨,她和每個姑娘一樣,都在編織著自己的夢。這夢是情和意的交織,是理想與現實的融合,伴著女兒們,度過最富有激情和才智的豆蔻年華。她們憑借著自己精湛的刺繡技藝,把這些彩色的夢記錄下來,繡成荷包。
一個小小荷包,寄托了綿綿無盡的情意,它美麗而又純淨,含蓄而又明朗,既是女兒的秘密,也是富有代表意義的人類共同的感情。
在女兒懷春、戀愛、定情、成婚的過程中,這些普通的物件擔負著特殊的使命,荷包雖小,卻把所有的情和愛、思與戀全都“包”在了裏麵,成為富有民俗象征意義的精品。
這荷包是於彩珠從眾多荷包裏挑選出來的,顏色紅豔,形如扇袋,左麵是龍,右麵是鳳,圖案的上麵,用金線繡成“龍鳳呈祥”,做工精細,栩栩如生。
她偷偷地收藏起來,連母親都不知道,帶著深情期盼著有一天,把它送給她一生最心愛的男人。
楊思明久居大山,除了整天習文練武之外,就到山上追逐野獸。第一次下山,他哪知道各地的風土人情?
更不知道這小小的荷包裏裝著女孩們全部的心思和希望。他不假思索地接了過來,這一接不要緊,卻為自己帶了諸多的煩惱!
隨著掌聲的想起,他似乎明白了許多,望著這沉甸甸的情物,一時不知如何是好。
在眾目睽睽之下,於彩珠大膽地將情物送給自己愛戀的人手中,已是極為勇敢的了,但也感到害羞,一時間,麵頰羞紅,有如丹霞,更加燦爛無比。沒說話,隻是抬頭偷看了楊思明一眼,連忙轉過身去,低著頭,嬌羞地跑出了門外。
人們還在交頭接耳,秘密私語,於天成也覺得很難為情的,用手捅了哥哥一下,小聲說道:“吃飯吧!”
於天龍這才明白過來,見楊思明手捧著荷包,仍然呆立不語,急著說道:
“大家都不要亂了,沒想到我這侄女如此重情重義,好啊!好啊!往後就是一家人了,不要拘束,來來來,快點坐下,酒菜已經擺好,來,開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