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回 天賜寶物(2 / 2)

子虛真人道:“別看物件小,說不定多麼珍貴呢!思明,打開看看。”

楊思明蹲下身子,用刀尖劃破南瓜,掰開一看,裏麵放著一張發了黃的羊皮,拿起來一看,是一張藏寶圖。

楊思明沒敢聲張,急忙遞給了師傅,腦筋急轉,撒謊道:“師傅,又是一張練功圖紙,我也沒用,你收起來吧!”

子虛真人接過羊皮,不禁一驚,見上麵標有山、水、樹、木和洞穴,下麵寫著幾句詩,正上方清楚地寫著:藏寶圖。

子虛真人對李清風頗為了解,一旦藏寶圖被這種貪婪陰騭的人知道,整個暖陽穀從此就永無寧日了。

子虛真人不等李清風過來看,就把藏寶圖裝了起來,笑道:“為師暫時為你收藏起來,等研究透徹,再教你們的功夫。”

說完,子虛真人緩緩地站起身子,將手中的拂塵一擺,地麵上的六個大南瓜倏地飛了起來,落在孤島上,亮起一蓬白光,便不見了。

孤島上靜悄悄的,仍然長著六棵南瓜秧。

李清風道:“那裏還有我三套好衣服呢,先拿出來,不然該捂長毛了。”

子虛真人道:“萬事皆由天定數,一切都歸命安排!你有幾兩的命目下已經注定了,那幾件衣服永遠屬於你的。”

李清風吐了一下舌頭,把頭轉向了楊思明,道:“我們本是同門師兄師弟,說得更親切一點就是一家人。難道一家人中,弟弟發財了,就不能拉扯一把哥哥嗎?”

子虛真人反問道:“既然是一家人,那弟弟流血流汗的整天苦作,你當哥哥的又在幹什麼?你是幫他澆過一瓢水,還是施過一鍬肥?”

李清風臉一紅,嘿嘿的一笑,突然拉過楊思明的手,親切地叫道:“小弟,咱哥倆最好是不是?哪天發跡了,可千萬別忘了哥哥!”

楊思明城府很深,大智如愚,盡管心裏無比討厭,表麵卻嘻嘻哈哈。

裝成一副傻裏傻氣的樣子,憨笑道:“你是我的大師兄,我怎麼能忘了哥哥呢!我的腦子很笨,以後我要用不好,都給你。”

子虛真人見大勢已定,兄弟倆命運已分,也不再多說什麼,向他們倆招了招手,喚到近前,道:

“一晃幹了大半年,如今都有了收獲,雖然收獲不同,但決不要心存抱怨。按照自己的功能奪得自己的賞賜,這也屬於公平。近些日,為師要下山購買一些生活用品,大約要七天左右才能回來。這七天你們可以自行安排,但不得若禍!七天後,為師要帶你們到紫雲嶺上去練功,傳授你們真正的武功!”

二人畢竟都是孩子,一聽給了七天自由,不禁欣喜萬分。歡呼著向各自要去的方向奔去。

自從上了清風山,楊思明連山都沒下過,感到好像與世隔絕一般。每天除了幹活就習武,一點的樂趣就是和龍馬一起捕魚狩獵。

大山寂寞,人煙稀少,要下一次山也不是很容易。這一輕鬆,他非得纏著龍馬馱他到山外轉一轉。一則龍馬極為喜歡他,二則被纏的無奈,隻好點頭答應了他。

清風山雖然屬於契丹國地界,但距離蒙古、匈奴很近。龍馬在崇山峻嶺間穿行,偶爾發現一些偏僻的山民。

這些山民大多是野民,也有從各國會聚在一起的荒民流寇,語言不通。見楊思明長得俊美,又騎著龍馬,每每被認為仙人,受到眾多人莫名的膜拜,因此每日回到暖陽穀,都要帶回一些,化外野民進貢的土特產。

李清風這幾天更是忙碌,他背著好多名貴藥材到山下去賣,換來許多金銀美酒,有時候心情好了,也與楊思明共飲,這七八天裏,是楊思明來到清風山之後,應屬最為輕鬆快樂的日子。

第九天,師傅回來了,他這次購買了許多生活用品,而且是雇了兩個馬夫給馱回來的。楊思明見師傅買回這些東西,料到一場漫長而刻苦的訓練即將開始了。

師傅回到山裏之後,好好的休息了一日。第十天一早,師兄弟二人就被子虛真人帶到了紫雲嶺。

紫雲嶺在暖陽穀的南麵,這裏佳木千章,流泉幽發,山光水色可稱雙絕,唯有一樣,嶺上風雲變化不定,夏季有雲即雨,冬季雲到即雪,一天裏,說不定會遇到什麼天氣。

正因為紫雲嶺天氣無常,陰晴不定,子虛真人才選擇這個地方傳授他們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