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馬皮毛柔軟,楊思明靠在它身子上暖暖呼呼的,思明笑道:“龍兄,我覺得你不會扔下我一個人不管吧?”
龍馬彎過脖子,一條濕嗒嗒的舌頭隨之舔將上來,將他從頭到頸,徹底掃上了一遍。溫熱的鼻息噴得他瘙癢難當。
楊思明哈哈大笑,用手不住地推它頭,道:“別鬧了,弄得我好難受!”
白龍馬嘶鳴不已,似是在說:“我願意,我就願意逗你!”
碧浪輕搖,月光似水,山穀裏不時地傳來野獸和夜鳥的叫聲,午夜的山穀刹那間鮮活了起來。
這一夜,楊思明與龍馬在沙灘上坐到了天明,雖然不能推心置腹的交談,但彼此肝膽相照,情真意切,彼此的感情更加深厚。
當黎明終至,紅日噴薄,他們心裏也仿佛和朝陽一樣明亮熙暖。
滴水岩下石槽天天積滿聖水,每天都不用等候。
蝙蝠洞被楊思明大鬧一場後,吸血蝙蝠也不敢再打他的主意。有了龍馬的幫助,往返南北兩個地處,隻在兩頓飯之間。
此後的幾個月裏,楊思明龍馬便在孤島上留了下來。師傅也知道這師兄弟倆不和,自然也很支持楊思明留在島上,幫助他砍伐樹木,搭建一間小房。
子虛真人除了下山購買一些生活用品之外,白天便在洞中清修。到了晚上,便來到孤島,夜傳楊思明武功。
單日學文,雙日習武。先從內功入手,傳授他碧光劍法和七十二套槍術。楊思明慧根夙具,對劍術、槍術領悟得十分迅速,隻一教便得手,短短幾個月的工夫,楊思明已經從一個沒有功夫的孩子,變成了一個武林高手。
至於清風呢?子虛真人隻教一套金剛拳。因為清風具有強壯的身軀,加之他把武功看做遊戲,故此仍然以外壯為主。
這金剛拳用的完全是陽剛之勁,具有開山碎石的威力。一拳打出去,足能擊斷一棵小樹,為此清風也十分得意。
楊思明夜裏習武,白天還有充足的時間。閑來無事時,這一人一馬便一道下湖捕魚,上山擒拿大型野獸。
起初很費力,也常常遇到危險,後來隻是牛刀小試,拿那些野狼、黑熊、野豬等物來演練自己的工夫。
時間一久,人、馬的配合也日益默契,彼此都到了無需開口,隻用眼色甚至意念力便可以感應的程度。長期在險山峻嶺上奔跑,額外練就一雙好的腿腳。
最為快活之事,莫過於合力擒拿山上最大的野熊,剁下熊掌,紅燒之後,一道坐在沙灘上,吹著涼風,吃肉交談。
而清風這段時間更為得意。白天師傅閉觀修煉,楊思明又久居在孤島上,清風山、暖陽穀成了他隨意往來的場所。
一入盛夏,大山之中,貴重的藥材、滿山珍稀的野果滿山皆是,一旦出售,都是不菲的價錢。
李清風奔走兩地,山上的寶物皆由他一人掌管,背著師傅,他常常下山,幾個月之內,清風已經成了山上唯一的富人。
什麼服裝啊、首飾啊、美酒啊應有盡有,有時候還把風塵女子帶上山來。什麼聖水、蝙蝠糞、葫蘆秧啊,早就忘得一幹二淨。
子虛真人是個涵養功夫的人,性情淡薄,胸懷謙抑,無論對兩個徒弟誰對誰非,從不過多評論,仿佛他已經預知到未來一樣,總是笑而不言。
時日匆匆,一晃六個月過去了。夏去秋來,到了秋收的季節。這天師傅把清風和楊思明都帶到了孤島下。
指著上麵說道:“有付出必有所得。今天為師就讓你們見證一下我說過的話。”
他把手中的拂塵一抖,朗聲喝道:“春種秋收,乃自然的規律,請看各自的收入!”
拂塵一抖,忽聽孤島上發出“咕嚕嚕”的響聲,六個鬥大的南瓜從孤島上滾落下來。三大三小,眼看著三個特大的南瓜向李清風這邊滾來。
李清風歡呼雀躍。楊思明卻是一臉凝重。
南瓜繼續向島下滾,似乎奔著李清風這邊而去。他興奮地叫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九鬥九的命,要想湊到一鬥真是很難!”
眼睛斜視了一下楊思明,嘴角露出得意的神情。
滾動了一會兒,六個南瓜突然停止在懸崖上,就是不肯滾落。
李清風急了,對子虛真人怒吼道:“明明大個的南瓜滾向了我這邊,為什麼你偏偏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