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了一陣子,丫鬟們便和他嘮起嗑來,見這孩子不但口齒伶俐,說話有板有眼,還懂得諸多大道理,下人們無不喜歡他。
當他講起近幾年不幸遭遇的時候,在場的人無不流下同情的淚水。
冬季晝短,一晃天就暗了下來,丫鬟們給他找來一身棉襖棉褲,起床後又為他梳洗打扮一番。這樣一來,顏值更高,從原來的喜歡變成了眼下的喜愛。
趙員外睡了一覺,忽然想起了孩子,他趕緊穿上了鞋子,向前院走了過去。到了偏房的門口,他向裏望了望,見房中燭光明亮,不時地傳來歡聲笑語。
趙員外知道孩子已經沒事,那種擔心瞬間就不見了。
他輕輕地推開房門,見丫鬟們正圍著那孩子說笑,便故意咳嗽了一聲。丫鬟扭頭一看,見老爺到來,急忙站成一排,垂首而立。
趙員外擺了一下子手道:“孩子!用不著天天立規矩,隨便吧。”
此話一出,那個小丫鬟急忙來到炕沿前,對楊思明道:“思明,這位就是你的救命恩人,趙員外!”
楊思明一翻身,由坐改跪,直直地挺起上身,向上一抱拳,朗聲說道:“承蒙員外搭救,思明才得以存活。員外大恩大德,楊思明永世難忘,請受我一拜!”
“嘣嘣嘣”連磕三個響頭。
聽完這番話,把趙員外都驚呆了,心想:
“一個普通的百姓都說不出這等的話來,一個七八歲的小叫花子,怎麼會說出這樣的話呢?莫非他是哪家落破宦官的孩子?”於是他仔仔細細地看了看楊思明。
此時楊思明發整麵淨,身穿新的褲襖,一雙眼睛顯得極為有神,見趙員外如此看他,眼珠子滴溜溜的亂轉。
像一隻敏銳的小鹿;又似狡計的靈狐,盡管麵頰憔悴,但畢竟是個十分俊俏的兒郎!
過了半晌,趙員外才說道:“這屈屈小事,隻是舉手之勞,何必行施大禮?來!孩子,坐下,坐下,和老夫說說話。”
趙員外坐在炕沿上,拉過楊思明的手,和藹地問道:“你家住在那裏?為何流落到此地呀?”
楊思明見員外問起家事,不由得悲從心頭起,眼淚唰的一下流了下來,哭聲說道:
“我叫楊思明,家住宜縣城西楊家屯,後來家遭變故,生母至今生死不明。後搬家到許家屯,承蒙許家收養,改名為許小明。去年正月十五,家中突遭大火,爺爺奶奶也喪生在大火之中。過了不久,哥哥也被怪人掠走,養母素萍媽媽就帶著我來到肖家莊。不久養母也去世了,思明無依無靠,為了生存隻能靠乞討度日。”
話未說完,再也禁不住了,便嗚嗚的哭了起來。
趙員外聽了他這番講訴,覺得確實有些可憐,心腸一軟,鼻子一酸,也流出了眼淚。低聲對思明道:
“孩子,不要哭!我趙光明雖然不是什麼海闊家業,但多一雙碗筷還是不成問題,隻要孩子肯留下來,趙某雙手歡迎!”
楊思明道:“多謝恩公好意收留,可說是我再生父母。不過我還得回去,決不給趙家添麻煩!”
趙員外問道:“你為什麼要走啊?”
楊思明道:“員外上有高堂,下有妻兒,家裏全靠員外一人周旋。思明年紀尚小,什麼也做不來,隻會給您老添麻煩。再者,思明出生寒門,不懂禮數,時間久了,難免生嗔,恩來無意反為仇豈不是不好?更何況家中還有草房兩間,既可以避雨又可以擋風,等我長大之後,哪管賣點兒苦力,也能養活自己。”
一個幼小的村童,竟能說出這種話來,並非凡人!吃驚的同時,更添幾分喜愛。
用手撫摸了他幾下子頭,問道:“思明,我看你出口不凡,可否經過師教?”
楊思明道:“小時候得到過生母的傳授。長大後養母教過幾句書,沙上學過幾個字而已。”
趙員外誇讚道:“你是一個天才呀!天才。”
楊思明被員外的一讚,笑臉立刻紅了起來,虎牙一呲,美滋滋的一笑。
丫鬟們逗道:“呦,這美的,鼻涕泡都出來了。”
楊思明用手捂住了自己的臉,晃著身子,道:“你們幾個就別再羞臊我啦!”
趙員外將思明摟在懷裏,笑道:“這那叫羞臊啊?小思明就是這麼的強!所說的話句句在理!既然思明不肯留下來,伯伯也不強留。日後你用的薪水,柴米、油鹽等物,我會派人送去。如果你願意讀書的話,我還供你年私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