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回 楊家辦壽(1 / 2)

楊老爺子一聽這話,下了一大跳,別看平時老兩口硌硌嘰嘰的,畢竟在一起生活了幾十年,一聽來不及這句好,一定是病情不輕,急忙穿上了鞋子,跟著楊小禿兒就往後街跑。

到了大門口時,楊小禿兒嘿嘿一樂,叫道:“二叔,實話告訴你吧,我二嬸子根本就沒得病,就是想請你吃頓飯,怕你不來,故此撒了一個謊。”

楊老爺子照著楊小禿兒的屁股踢了一腳,罵道:“你這個王八羔子,有你這麼撒謊的嗎?”

聽到吵聲,楊宗和趙小英跑了出來,詢問了一下為什麼吵架,楊小禿兒就把如何撒的謊,如何把他騙來的事情講了一遍。

趙小英道:“都是一片好心,隻是謊話編的有些過分。”勸說了幾句,也就沒事了。

酒菜擺好,席間趙小英對楊老爺子道:“爸,過年您剛好六十歲,你兒子想為您老盡一份孝心,過完年為您辦一個壽宴,親親友友招待一下,給您添福加壽。”

楊老爺子道:“辦壽倒是行,不過我隻出一個人,什麼我也不張羅。花多少錢,接多少禮,都是你們的事。”

楊宗道:“行行行,操心費力的事都包在我的身上,你隻管吃飯喝酒。”

當下一家人就擇了一個日子,定在明年正月二十六。因為那時天氣也回暖了,正月裏走親親串門子這些事也該消停了。

趙小英又斟酒又布菜,招待得十分熱忱,楊老爺子見兒子和這新兒媳婦心裏還有他這個公公,心裏十分高興,席間也就多飲幾杯。

吃完晚飯,天已經完全黑了,楊老爺子穿鞋想走。被趙小英給攔住了,道:

“爸,天都黑了,回到飼養所裏和那老爺子有什麼待頭?你就在這裏住一個晚上吧?明天就過小年兒了,吃完小年兒飯再走,這可是你的家呀!”

楊宗也過來相勸。一則盛情難卻,二則這裏畢竟是自己的家。就讓楊小禿兒給楊家大院稍了一個口信,就在老宅子住了下來。

過小年兒了,兒子叫爹吃頓小年兒飯也是太正常不過的事。因此香玲也沒有多想,隻是讓廚房給老爺子留一點好菜,等他回來時再吃。

兒子縱有千個錯萬個錯,畢竟是自己的兒子。老爺子不忍看到楊宗和香玲分手,就想在他們之間充當一回調和人。

於是楊老爺子吃完小年兒飯,就回到了楊家大院,見到香玲,便把楊宗要為自己辦壽的事說了一遍。

香玲笑道:“您老人家一生就有一個六十歲,你兒子要為你祝壽也是應該的。雖然我不能到場,但一定會為您老人家準備一份厚禮。”

楊老爺子道:“你不去那哪成啊?你不看我的麵子,也得看我孫子的麵子啊?更何況你們倆還沒有解除婚約,你仍然是我楊家的兒媳婦,那天你必須到場。”

香玲一笑道:“至於我是不是楊家的兒媳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您的孫子。我現在隻有一個目的,就是把孩子撫養成人。”

楊老爺子見香玲把話說的如此絕對,也沒敢再往下說和。

俗話說:年節好過,日子難熬。香玲整天在提心吊膽中度過日日夜夜,正月二十五這天,廚子到來,開始籌備壽宴,在當地稱作撈水桌。

遠道的親戚朋友陸續登門,屯中不錯的朋友也前來撈忙。燒火、劈柴、挑水、擇菜,到三裏之外挑來餐具。

楊家老宅裏,煙氣騰騰,人頭聳動好不熱鬧。

二十六這天,院子裏高搭戲台,趙小英從城裏請來最好的戲班子,來為老壽星祝壽。

大山裏看場好戲都很難,一聽說是從城裏請來的最好戲班子,附近十裏八村的村民都來看戲,人山人海,好不熱鬧。

好戲連台,辰時開始一直演到午時,演出結束,又開始舉行一些儀式。當天香玲沒有到場,但孩子畢竟是楊家的後代,哪能不給爺爺磕幾個壽頭?

香玲就讓小翠和豆花帶著小思明前去給爺爺祝壽。臨行之時,香玲對兩個丫鬟道:“今天我的眼皮不停地跳,總有一種不祥的預感。儀式結束後,你們能不吃飯就不吃飯,最好等思明磕完壽頭就回來,如果實在挽留,你們萬萬不可以喝酒。”

小翠和豆花也表示道:“放心吧,我們隻當是走走過程而已,保證去去就回。”

儀式開始了,楊老爺子和楊老太太身穿紅衣紅襖,胸前佩戴著一朵大紅花,顯得非常的喜慶。

老兩口在首位上坐下。司儀走上高台,朗聲說道:“祝壽馬上開始!咱先從親戚好友們開始,然後再到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