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特小飛現在懂事多了,開始幫媽媽做家務了,在學校的表現也有了進步,而且他說話的語氣也開始變得溫柔了。因為他如果不輕聲說話,連貓也會用嗔怪的眼神看他一眼。
漸漸地,他發現原來溫柔也是一種力量,你看貓妹妹從來不亂發脾氣,她總是以一種優雅的方式達到目的。
例如,她總是能在地墊上靜坐示威以得到自己想吃的東西。當她的盤子空了,她就坐在廚房門口的腳墊上,尾巴還輕輕地彎曲著,像一根小辮子一樣盤在那裏。巴特小飛來回走動時,她隻是望著巴特小飛,又望望自己的盤子,仿佛在問:忙完了麼?我的食物準備好了麼?
如果沒有水了,她就用鼻子四處嗅嗅,盤子啊、盆子啊、杯子啊,然後用一種溫柔的目光看著巴特小飛,如果巴特小飛不理她,她就一直看著他,好像在說:你還要讓我等到什麼時候啊?那種目光裏含著一種責備,讓人看了覺得再不給她加水就很有罪惡感。巴特小飛在她這樣的目光直視下感到不好意思了,馬上給她加食,換水。巴特小飛也不再像過去那樣不講道理了,他開始學會與小朋友們分享自己的食物;他發現如果心裏惦記著誰就會把好東西留給他吃,現在他每次吃魷魚絲的時候,總是第一個喂給艾美麗吃。這天巴特小飛睡覺的時候,突然想到這一點,不禁笑了起來,因為媽媽總是往他嘴裏塞好吃的,他一下子感到了幸福。
在此之前,他並不覺得這有什麼可感動的,認為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當他發現了這是一種愛後,他體會到了一種讓心靈濕潤而柔軟的感情,仿佛春天的小草般綠油油的,充滿了生機。現在他準備把這種愛也分給艾美麗。
“巴特小飛,你為什麼變好了,話也變少了?”班長陳慧慧那天把書本卷成話筒狀向巴特小飛進行了采訪。“因為我們家養了一隻小貓咪,她很可愛,善解人意,還會說話。我每天都跟她講很多的話,當然不會到班上繼續講話了。”巴特小飛得意地說。
同學們聽到巴特小飛有一隻如此可愛的貓,羨慕得不行。他們還是小朋友呢,哪個小朋友不喜歡有個小動物呢?可他們都不相信巴特小飛說的話——這隻貓居然還會說話,而且還是他的妹妹。巴特小飛還說她會自己上廁所,還會認識字,會彈琴……
五人組之首的呂小新又叫了起來:“他肯定是騙人的。”
其他4個小夥伴更不相信了,一起衝巴特小飛喊:“吹牛,吹牛!除非你讓我們親眼看到。”
“看就看!”巴特小飛說,“非讓你們親眼看到不可。”
他可不願服輸。
那天,艾琳清理包包,將包裏所有一元幣和角幣都放在書桌的一角上。她心裏想著,出門的時候再把它們放進錢包裏,方便坐公共汽車。
過了兩天,她去拿那些錢的時候,發現桌子上空空如也。艾琳奇怪了,但她不確定是不是自己記錯了。
於是她去問爸爸:“你動了桌子上的錢沒有?”
“沒有啊!”爸爸也很吃驚,雖然那些錢加起來還不到10元,但家裏沒有外人啊,如果被巴特小飛拿了,就是偷竊行為啊。“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這可是古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