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你好,與青春有關的日子 (1)(1 / 2)

文 喂小飽

一直在看別人的故事,忽然身份一變,自己成了講故事的人,而且要講的是自己的故事,我竟然有些猶豫了。

記憶漸漸清晰的時候,我才發現那些與青春有關的日子始終不曾離去。

它們一直在我心底。

【我的大學,我的城(2005——2007)散文體】

小時候,再小一些的時候,已然渴望遠方。

總覺那是來自心靈深處的需索,更是維持對生命熱愛的強力支撐。念念不忘的日子裏,等待也成為甜蜜的心事。

及至後來到濟南讀書,心中仍有不甘。我所謂的天涯可以沒有地平線那般遙不可及,也不應是從小區開車到學校僅一個小時的路程呢。

回到新疆,又或者前往北京,終究羽化成夢。

自此以後,我將生活在這座並不陌生的城,繼續那些或大或小的理想,維係那些或深或淺的迷夢。如你所知,夢想這東西,多半依靠一條路走到黑的信念。

幾年前的冬天,我還瘦瘦小小的模樣,跟了一大幫人來濟南上輔導班。晚上無事和朋友跑去山師東路,執意要看下心中憧憬的大學。我坐在大巴裏,看著一路閃爍的霓虹,88.7電台有輕微的爵士樂響起,心裏莫名就軟軟的。

趕到時天已黑透,在人潮如織的大學門口,兩個人像傻瓜一樣站了很久。我們就那樣看著,不說話。牌匾在夜晚散發著迷人的光,映在心裏。那時,能不能考上這裏全然是未知的,站在瑟瑟風中我還是對朋友說,我要來這裏。算是我一個夢想。事實上,後來我考了很多學校,依舊渴望遠方,最終在一年半後來到這裏。

有很多事情是我們所不能參透的,比如拚命追逐的事物總難實現,而兜兜轉轉之後你自會到達注定的地點。

很久之後,我甚至記不起當初在泉城風餐露宿參加藝考的種種心酸種種困難種種細節,隻在不經意回想起時,記住了那場漫天的大雪。老舍先生當年也說起濟南的冬天,不單單傾慕於景色,想是也有五味雜陳的往事在其中吧。

這座城的山都不高,清一色駐紮著墨綠的鬆柏,讓人覺得寂寞。而我所就讀的新校區便是三麵環山一麵臨水,人人都說好風水好景致。

當時不知道會在此度過那麼久的時光,仍是一心要逃。新生入學第二天,我就去了火車站,買了去長沙的票,打算去投奔朋友。現在仍有不少人記得,那個午後,一個穿了白色連帽衫的少年,拉著紅色行李箱,從軍訓隊伍旁決然出走的背影。

當時的自己有多可笑。

後來發現居然是第二日晚間7點的列車,無奈,隻能在車站附近瞎逛。更巧合的是碰到高中時代一起學專業的同學,他隻說一句話,你要懂得知足。我知,我去了好多人夢寐以求的地方。最後的最後呢,還是退了票,大哭一場,隻得老老實實回去。輔導員對我好,不批評不上報,她說你會愛上這的。我說是學校麼。輔導員搖頭,是濟南。

那之後,我便留了下來。安安心心留了下來。隨後的迎新晚會,我跳獨舞。班裏兄弟分布在劇場各個角落,拚命造聲勢,說XX我愛你。輔導員順手搶了同事的花上台來送給我,她說我就知道你會愛上這裏。我那麼厚臉皮一個人,居然臉紅啦。

日久生情,也適用於人和城市之間。

後來一個塔城的朋友來旅遊,我問她要去哪,她拿出在火車站上買的濟南地圖開始畫圈圈,我一看,是大明湖趵突泉以及千佛山。由此,便耐下心來陪她到處逛。她看景點的眼神那般新鮮,這在我是早已失去的。而我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這裏的美好其實一直都在,隻是時間久了便被我忽略。

我還記得那朋友去青島時對我說的話,在這裏生活,是一種福氣。想來人是要知足常樂的。

我一直認為山師東路強化了我行走的能力。

那裏是眾多高校的彙聚地,有著成百上千家特色獨具的小店,橫亙整整兩條街道,日日人流如梭。而我最愛的酸梅湯,泡芙以及土耳其蛋糕通通在這裏彙聚,在開足冷氣的包廂裏吃鴛鴦火鍋也是夏日裏非常刺激的選擇。有次跟朋友去演出,臨近開場還有半個小時的時候,我們仍在服裝店裏跟老板漫天還價。後來負責的老師看著我們浩浩蕩蕩慌慌張張跑進場,臉都綠了。

再後來,漸漸有了依賴。早晨一杯豆漿一份煎餅果子,大家聚在一起也能吃的津津有味。其實一切還是原來的老樣子,隻是心境不同,心情自然也不同。

冬天的時候,朋友辦藝術班,喊我去代課。朋友真是牛人,居然把教室設在市委黨校裏麵。其實選擇去那裏,也是圖個環境清幽,閑時可以碼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