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樂視生態
發現
作者:張子萱
樂視最終要實現的,是一場從千萬人不滿到千萬人參與,再到千萬人傳播的重量級營銷。
梁軍花了近乎—年時間,才真正適應了自己在樂視的工作。
從聯想高管到樂視TV高級副總裁,這一年,除了招人、測試產品、完成與自己團隊成員的溝通等一係列工作,另外一項重要內容是學習怎麼適應“老賈”(樂視網創始人、董事長賈躍亭)。因為看懂“老賈”有點不太容易。
看不懂“老賈”的顯然不止梁軍一個。似乎樂視的成長和“老賈”的決斷部是在一片驚呼與反對聲中進行的。隻是,後來的事實才讓外界看出了些許端倪。
2011年,視頻版權價格進入巔峰期,樂視憑借此前購進的影視劇庫成為行業第一長視頻網站,並通過版權分銷率先獲利。2012年,樂視影業主攻電影出品、發行,樂視致新全力研發超級電視和樂視盒子。2013年7月,樂視首批超級電視銷售結束後,業界迅速由觀望轉為跟風,很多企業快速跟進。2014年2月,樂視與NBA中國達成合作,成為其官方互聯網電視合作夥伴。這意味著未來三年內,在NBA常規賽和季後賽階段,樂視將通過樂視電視和樂視盒子等多屏終端對其進行播出。背後更重要的意義是,樂視不僅要改變電視的硬件,還要改變電視的內容。
至此,業內終於開始逐漸看懂“老賈”,也對樂視“平台+內容+終端+應用”的生態係統有了全景式的認識。而“樂視生態”也在2013年末2014年初成為了互聯網最熱的詞彙之一。2013年,樂視集團(樂視影業、樂視網、樂視TV、網酒網等)全生態業務收入超過30億元,樂視網市值突破400億元,位居創業板第一。
賈躍亭透露,2014年,樂視全生態業務力爭突破100億元,要初步完成從平台型公司向生態型公司的進化。
從“星期天會議”到“全民參與”團結就是力量
樂視內部有一個雷打不動的“星期天會議”。
每個周日,所有與樂視生態相關的領域負責人都要與賈躍亭一起開會。不過,一開始,這個會議並不為外人所理解,會議開始之後也是爭吵不斷。但現在,高管們卻在會議中學會了換位思考,更深入理解了樂視全生態以及達成共識。賈躍亭在之後麵對媒體時曾表示:將高管們召集到一起開會,樂視的確做到了以前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恰好是這些“不可能的事”讓樂視可以完成跨界創新、協同創新、垂直整合,乃至最終擁有了“顛覆”行業的力量。
但是,將協同範圍僅僅鎖定在高管之間似乎還不夠,樂視已經開始將協同的觸角伸向消費者。
“平台+內容+終端+應用”,在樂視生態的這個鏈條上,超級電視被認為是最後的一環,也是最關鍵的一環。樂視網副總裁兼樂視TV事業部總經理梁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超級電視作為承載服務的終端是樂視生態形成閉環的關鍵,它的推出才有了成型的樂視生態,並在此基礎上實現了一係列的顛覆。為此,對於樂視TV的受眾,整個樂視集團也相當重視。
梁軍告訴記者,樂視TV的營銷模式是以用戶為主導的“CP2C”眾籌營銷模式(customer planrlinq tOcustomer,消費者發起訂購邀約以及提出一些需求給廠家)。采取這樣的營銷方式不僅僅是節省中間營銷成本,最主要的是實現了產品設計、研發、傳播、銷售、售後和運營協同製約的有機循環,並能讓每一個環節直達用戶,使得用戶能夠深度參與到全流程。換言之,就是將高管之間的協同效應應用到消費者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