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傳媒發展的五大預判
新論摘編
一是主流人群年齡增長帶來更加成熟的商業模式。隨著互聯網人口年齡的增長,他們的需求會發生變化,如對品質的追求,更加挑剔。
二是受益於創新擴散,移動應用普及繼續加速,出現盈利拐點。隨著創新的擴散,如打車、家政等更多的實體產業會被新技術改變,而這一塊線下的市場非常之大,是專業傳媒機構能夠通過整合資源切入的領域。
三是體驗經濟和範圍經濟將催化產業價值變現下移。像如今的音樂產業,在內容環節上賺不到錢,但是開演唱會可以賺錢;原創文學產品,賣內容不值錢,但是拍成電影卻可以賺錢。媒體的盈利模式也會越來越下移。
四是組織的內部和外部結構重組,會帶來垂直整合的機會。在新的傳媒時代,是內容、技術和設計三合為一,共同做出一個以創意為核心的產品來滿足用戶的需求。再通過用戶的屬性建立社區,通過社區增強黏性,最後讓用戶不斷地來參與互動,通過為用戶提供增值服務而實現變現。
五是POP協同形成一種新的傳媒“雨林生態”。POP即自媒體、機構媒體和媒體平台。作為環境和設施提供方,平台媒體的職責是提供更適宜的土壤、空氣和陽光雨露;大的機構媒體和小的自媒體發揮優勢,和諧共處。(徐園/《新聞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