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需要想象力
高管商學院
作者:馬宇文
與企業打交道多了,看到它們不同的發展曆程,甚至親身參與了一些企業的變革,常常不由得感慨不已:為什麼這些企業的命運差異就這麼大呢?其實客觀來講,可以說每家企業老板都盼望著某一天能夠做大做強,成為業內領先的企業,並且無論在“利”還是“名”上都能有較大收獲。盡管也有部分企業嘴巴上說著什麼“不求大、隻求好”,“不要老盯著那些大企業,而要埋頭做好自己的事”,但實際上從他們時不時地對那些火速發展的企業所發出的感歎,還是可以感受到他們內心深處那種渴望一朝翻身的濃濃意願。但問題是,這些企業曾經的規模與如今業內某些領先的企業其實相差無幾,有的還略有領先,甚至有的更是業內的老前輩,但是為什麼他們現在卻遠遠落在後麵了呢?
著名作家柳青曾說過:“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往往隻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有些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人的一生。”這段話是說人生的,但對企業又何嚐不是如此?很多企業的逐漸衰落或者停滯不前,其實就是在發展的“岔道口”徘徊不定,喪失了一個又一個重要的機會,也因而不可避免地滑向低穀。
我接觸過一家企業,目前銷售額大概在3億元左右,盡管其銷售規模並不大,但其老板卻是行業內的一位資深人士了,其從事方便麵行業的曆史比白象都還要長,但為什麼白象都已經做到幾十個億了,它還在數億元的水平徘徊不定呢?是這家企業不願意把事情做大嗎?不是!是這家企業缺乏方法嗎?也不是!這家企業其實一直不斷地在尋找著把企業做大做強的方法,專家找了好幾個,營銷總經理也換了好幾茬,各種營銷手段也嚐試了不少,當同行的對手在突飛猛進時,它發展的速度卻十分緩慢,幾年下來與對手的差距越拉越大!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差異的呢?
結合對其他一些企業的了解和分析,我對此總結了兩點:缺乏想象力和實幹!這就是造成企業命運巨大差異的“緊要兩步”!前者決定了企業的眼光和胸懷,決定了其能看多遠、想多深、做多大;後者則決定了企業能不能把他想到的事情做成,決定了其能不能在碰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咬牙堅持下去!
缺乏想象力,企業就始終隻能局限於經驗和思維定勢之中,麵對變化迅速的外部環境卻無法準確洞察態勢的發展及本質,甚至當機會來臨之時也猶猶豫豫、婆婆媽媽,這樣的企業注定了發展不大,不是能力限製了它,而是先天性的思維局限,對於這樣的企業,不換老板根本無法走出困境!而如果缺乏實幹,那麼就算企業看準了機會也會白白讓它溜走,這裏麵需要的就是企業要具備一種韌性,這靠的正是絕不放棄的實幹精神!實幹就是一種堅持,機會除了是給有準備的人,更是留給最終堅持下來的人——當然也是有想象力的人!
想象力代表著一種戰略眼光,代表著對事物本質的洞察力,能夠將企業做大做強並且持續成長的人,必定擁有著超凡的經營想象力;靠這種想象力,這些企業家總是在規模還不大的時候,仍然能夠用一種超然的眼光來看待市場態勢,他們胸有成竹,他們洞察行業本質,他們清楚地知道從哪裏切入才能夠突破局麵!當年娃哈哈推出“非常可樂”,幾乎整個地球人都反對,甚至嘲弄為“非常可笑”,但事實是“非常可樂”非常成功,這就是宗慶後的想象力使然!當年在糖果業中為什麼隻有雅客能夠異軍突起,在短短半年內讓業界矚目?為什麼雅客能夠顛覆業界傳統的運作模式?為什麼雅客迅速崛起而鮮有對手能及時跟進?其實,雅客能夠占盡這諸多鋒芒,實在是因為糖果業太過於沉悶,糖果業的企業都太缺乏想象力,都太沉浸於傳統的運作模式。麵對這些優秀的企業,我們相信:成功一定有理由,而這個理由首先就是能夠打破常規的想象力,是想象力使這些企業後來者居上,或者在競爭中持續領先!
而同時,又是實幹使得企業能夠將想象力轉化成具體的成果,並且又能保障企業得以持續地發揮想象力,想象力與實幹就是企業成長過程中的一對雙翼,缺一不可!缺乏想象力的實幹是盲幹、傻幹、事倍功半地幹,而缺乏實幹的想象力則是空想、夢想、幻想!在我看來,企業成功首先必須要有想象力,通過發揮想象力來實現不斷創新;其次認準了目標就必須堅持到底,把一件事做深做透,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無論是一個人,還是一家企業,當你同時擁有了想象力和實幹,成功還會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