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柳總。我是寧江晚報的記者於。據在前不久,悠悠假期在滬市成立了一家分公司,你們是否有打算在不久的未來,會將悠悠假期整體搬遷到滬市?”一個年輕的女記者閃動著明亮的雙眼,十分認真地望著柳雲問道。
“這種毫無根據、捕風捉影的事情是對我們悠悠假期的一種無恥汙蔑。我們至始至終是一家寧江市本地的互聯企業。無論是悠悠絡還是悠悠假期,都應該有著義無反顧扛起寧江市互聯產業的大旗。”柳雲正赤紅著臉,情緒激動地道。
一旁的柳月如望了一眼這位堂弟,牙齒輕輕咬住嘴唇,好讓自己不要笑出聲來。
,真的還是你會
周六這一日,他們兩人並肩而行,來到了這次舉辦新興產業研討大會的地方。此刻,柳雲正接受這一位來者寧江晚報的年輕女記者專訪。
“這麼以後悠悠假期肯定會留在寧江了!”這位年輕記者有些激動地道。
“那是當然。”柳雲很是自然地點了點頭,“你們知道我的家鄉是與寧江市一海之隔的東海市,兩地之間語言、文化都相近。我的家鄉東海市更有著寧江之稱。對我而言,寧江市就是我的家鄉,我愛我的家鄉。”
“公司搬往滬市?那是不存在的!這一定是流言蜚語。滬市那邊隻是建立一個分公司,是為了業務拓展的需要,總公司依然會在寧江。”他著又默默地補了一句,“除非有一你們要趕我走,那我隻能去杭城或者滬市討口飯吃。”
這位年輕的女記者聽著也是一愣,不禁捂住嘴輕笑,她發現這個年輕的不像話的老板,還非常得幽默、有趣。
以前她采訪過很多公司的老板,那些人大腹便便、油光滿麵,起話來卻是循規蹈矩,大同異,讓她覺得乏善可陳,更有甚者更會偷偷摸摸給自己塞紙條,上麵留著是老板的私人號碼,其中用意不言自明,也讓她感到一陣厭惡。
眼前這位年輕的老板顯然有意思多了,言談舉止非常風趣,她甚至期待這個帥氣的年輕人也會偷偷摸摸給自己留個紙條,或者詢問自己的手機號碼。
可惜的是,對方似乎沒有一點這樣的打算。結束完采訪後,柳雲就直接離開了。
在眾人的擁蔟和期待下,時任常務副市長的袁軍走上了講台,開始了滔滔不絕地演講。
“進入1世紀以來,我們華夏也將迎來新一輪的產業升級,那些勞動型密集產業也必將向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轉變。我們寧江作為一座大城市,這次的產業升級自然不能甘於人後。在座的各位都是我們寧江市新興產業的代表人物,肩膀上的責任重大。”
這位常務副市長口才不錯,一直妙語生花,底下的一些人也是聽得興致勃勃。
他們能從對方的語氣中感受到政府的重視和鼓勵,對這些尚顯稚嫩的企業家而言,這才是最重要的。
所有能夠來到這個會場的,沒有一個是泛泛之輩,都是一些精明至極的人物。
在這個會場,各人帶著各自的目的,有想要認識新的合作夥伴,廣結人脈的,也有想給這位常務副市長留一個好印象,以後可以要點政策上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