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符文是由道而生,而符文的靈驗在於神明,那麼我們就必須解釋一下符文、道、神之間的關係了,而連接這四者的關鍵就在於“氣”。
認為道氣是一切萬物的祖宗,是宇宙生成的根本。但是其在《道德真經廣聖義》中又雲“老君生於無始,起於無因,為萬道之先,元氣之祖也。無光無象,無音無聲,無色無緒,幽幽冥冥,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彌綸無外,故稱大道。大道之身,即老君也。萬化之父母,自然之極尊。
道,生成萬物的精微能量(物質)——氣,和具有人格特征的神明——太上天尊,統一起來。構成了道、氣、神一體的宇宙觀。這點非常重要,幾乎後世道教一切理論,都是在此基礎上建立的。即道、物質世界、神明世界的一元論。
《衝虛通妙侍宸王先生家話》雲“將者,一氣耳,出吾之氣以合天之氣,一氣而生諸氣。蓋人身所有濁氣也。吸在天之清氣混合既畢,必須煉之。夫煉氣之法,專憑運用五水五火之功。”
雷法中又將雷部官將解釋為自然之一氣,而此氣既存在於自然之中,能夠驅雷掣電,是名雷部神將。而修習雷法之道士欲行法祈雨,則必須以我身中之五行感召天地之五行,即以我身小宇宙去和天地大宇宙感應,產生共振,從而達到呼風喚雨的目的。
淨明派經典《飛仙度人經法自然成真章》也說“字者,氣所結也;符者,字之精也。咒者,字之理也。合者,字之音也。以丹染紙,字之與符,托此而形容也。以口念咒,由此而感召鬼神,氣之靈也,氣之和也。以人召神,以神召氣,煉氣成神,神與氣合也。存神布氣,氣與神合也。
以我身本至和,感天地之英氣,則服字服符之法起也。”這算是道教用符的理論總綱,即是以具有先天靈氣的符,通過存思念咒,來攝召神氣使之附於符上,而為我所用。
其原理即是“以我身本至和,感天地之英氣”也。而道教畫符又有許多禁忌和講究,比如一般用朱紅書寫,因為朱紅是太陽之精,可以辟邪。還有用藥物的,因為某些藥物是所稟受的氣質具有特定的功效,如《抱樸子》所謂“威喜辟兵”之類是也。
道教所謂符就是先天道氣所化,所以可以感召鬼神。這些在我們看來似乎有些荒誕,其實不然。蓋有形即有靈,一切有形之物,必定能夠對人產生影響。比如顏色、聲音、氣味、氣流等,都可以影響人的情緒。
現代科學研究表明宇宙中存在各種的能量射線、和能量場,這些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而這正符合道教所描述的宇宙是由道氣化生,人在氣中,氣在人中的道理。世間萬物都有氣化生,究其本質是一源的,所以能夠互相影響。我們知道每個人寫的字不一樣,因為每個人的氣質不一樣,形於中而發於外。靈符乃天地精氣所結,所以在某種意義上蘊含著宇宙間的神秘力量,故而可以改變現實的世界。
道法中分天心法、神霄、清微各派,大抵都以煉氣為主,而其至妙境界就是“心香一焚,心符一熱,萬神聽命,會捷雷宿之方,窮弄雨師之柄,一檄雷轟,一喝雨至。”既然符文為道氣說結,那麼我身中如果有存有天罡之氣,那也可以感召鬼神,不假符命。這又更進一步了,但是如果棄符命而不用,又能役使鬼神,那此人必定需要極高的道行。比如淨明忠孝一派,就認為人若能保持一顆忠孝淨明之心,一念之間就可以役使幽冥,蓋忠孝即是大道,人心合道,自然具有無邊妙用。
學成符咒術,行走世間,不利妖魔鬼怪,隨時奏請天神助一臂之力,保一方清平,不受邪物侵擾。